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忠菲
11月22日,中美防长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九届亚细安防长扩大会议期间,“进行了90分钟会谈”。中美“长时间讨论台湾问题”的综合报道,刷爆视频。对关注东亚安全和台海局势者而言,几乎可与卡达世界杯的关注度一比高下。
从报道看,西方媒体聚焦为——这是美中防长今年从佩洛西“强硬访台”以来,首次重开的会谈;这是中美探讨建立冲突预防危机管理机制;避免进入新冷战局面的努力等。对会谈选择在亚细安防长扩大会议期间,对这次会晤对亚太多边安全有何意义,闭口不谈。也许,这是考虑到今年美国总统与副总统的东南亚之行,均不成功。目前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白热化,对亚细安国家显现的“东亚安全观”议题,若处置不当,会对共和党“授之以柄”。
台湾绿营媒体“相对安静”,出现的是台湾学者的专业性评述。认为“在没有正式宣布恢复美中两个等级的正式的官式对话之前,对美中来讲,这次会面,应该说是作为冲突预防的危机管理机制而已,还很难说是解冻”。也有评论认为,“只是改善性的接触操作”,“没有实质意义”。看来自由世界的媒体,也有各自意识形态的“玻璃天花板”。
本文认为,中美防长会谈是习拜会的延伸。中美之间有两条热线,一条是元首级,另一条是国防部。这次会谈,是今年中美国防部长之间的第三次沟通。会谈的重要背景,是今年8月初佩洛西“硬撞台湾”,探测中国的底线。中方的强硬反制,令拜登团队感到,预期成效难以达到。
此外,比较近的背景是最近中美在台海上空的战机对峙和不久前亮相的中国珠海航展。美国在西太平洋海空的优势,受到冲击。拜登政府认为,从经济和军事层面的关系看,与中国完全“脱钩”行不通,不符合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所以,本文选择从习拜会后,中美双方的谈谈打打,以及台湾“项庄失剑”的地位,对中美军方这次高位阶、战略性强、关系复杂的互动进行解读。受资讯所限,分析说不上了然于心。希望通过评述,起到扩展视野的作用。
会谈的意义与解读
此次会谈,中方是应约。会谈释放的信号可归纳为:
其一,保持习拜会“让世界松一口气”的氛围。显示中美在军事层面上将力争“不相撞”、“不冲突”。从美方看,宣称“希望防止紧张的关系升级为新冷战的延续”,“为了使两国关系处于更稳定基础,做最新努力”等。中方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会晤前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于发展两国、两军关系的态度是真诚的。同时指出,谈的基本前提是美方必须说到做到、信守承诺,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美方要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
其二,中美两军将进入区域安全管控对话,是对中美元首会谈时,对区域安全进行危机管控这一提议的延续。
美方强调,美军长期以来,“一直寻求与中国军方保持开放的沟通管道,以降低潜在爆发的风险,或处理任何意外事故”(会谈前,奥斯汀表示希望中方开通战区层级的沟通管道)。指出中美防长的接触,有利于稳定两军关系,有利于对危机的管控。美方还做了“政治展望”,释放“中美在过去六个月遭到冷冻的部分机制,预料将会重启”这样的信号。
其三,美国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继续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不变。如会谈中美方强调“对大陆政府军机愈来愈危险的行为,表示关切”。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空军准将赖德(Patrick Ryder)会后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机在印太地区表现出愈来愈具危险性的行为,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他(奥斯汀)对此表示关切”。可谓来言不善。
其四,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拜登上台以来,其对外战略中,加大了打“台湾牌”的力度,所谓“中国的地区威胁”,越来越成为美国对台政策的着力点。美国军方是中美军事沟通的推动者,但他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显得比行政部门更“僵硬”。此次会谈中,美方的论调之一就是强调美国“对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反对”,反扣帽子,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克制对台湾採取进一步造成不稳定的行动”。
美国国防部副发言人在五角大厦记者会上,对台湾问题的陈述是:奥斯汀重申了美国致力于维持其长期以来受到《与台湾关系法》、三个美中联合公报,以及“六项保证”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再次确认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从来不承认《与台湾关系法》)。
与“90分钟会谈”,美中防长“长时间讨论台湾问题”的报道相反,美国国防部会后发布的声明是:虽然本次会谈未在台湾、人权、美国对技术出口的限制或其他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但提及了危机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对立的观点”。可见台湾问题对美国军方的重要性与敏感性。
中方立场依然强硬。报道称,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简单而明确地告诉美国防长奥斯汀,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此外,魏凤和指出,在台海改变现状的是美国,要承担责任的也是美国。
中美“谈谈打打”,民进党“项庄失剑”
如前所述,这次美中防长会谈是中美元首会晤的后续。中美竞争,经济与军事的分不开现象,更加突出。
习拜会后,中方宣布中美两国将在安全领域、宏观经济、财经与经贸领域,做进一步沟通。据报道,在其后的八天时间裡,中美双方在三个领域进行了五次沟通,两国工作团队开始跟进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其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仍在继续,科技战还出现越打越烈的趋势,正所谓“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经济方面,中美经济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进行了三次沟通: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与美国财长叶伦会谈。11月16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和其率领的美国企业代表团。11月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泰国曼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女士。据报道,中美两国气候问题的特使,也进行了沟通。11月19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美两国的气候问题特使,已经举行了正式磋商。
军事方面,如11月5日的美国船舰再次通过台湾海峡,以及近期发生的,中美战机在台海上空72小时的激烈对峙中,出现中国战机不弱于美国战机,台湾军方宣称“插不上手”的现象。只是美中台三方对此均保持低调,很少报道。
何谓民进党的“项庄失剑”?这个比喻是指,民进党推行“亲美抗中”路线,表明民进党只是美国手中用来挑衅中国大陆的“一把剑”。被民进党某政要谦虚地定位为:“一把迎战大陆的扫帚”。
今年以来,在中美抗争升级。无论从对美国“代理人战争”的回应,还是最近台积电“护国神山”的搬迁,民进党官方体现出甘愿放弃军事自主权,甘愿放弃南海主权,甘愿沦为美国工具,不惜大量购买美国武器,不惜点燃两岸战火的强烈意向。民进党选择扮演“项庄”的角色,具有成为美国刺向中国之剑的政治意愿。只要民进党能够坐在台子上。
但民进党“项庄失剑”又是不可避免的。
中美关系的趋势,表现为台湾问题与中美科技战紧密相关。美国的工业构成,主要是高科技行业和军工行业,中国的工业构成,优势在于全产业链。中美对比,仍有差距,这是现实。但中国必然下功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在高科技战方面,对美国的针对进行反遏制。其中,就包括高科技与军事的并举。提升保家卫国的能力。
中国并不害怕美国的科技封锁。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美国不可能在短期内,独家完成对人类集体顶级技术“集大成”的产品,实现完全的自主替代,美国也不可能“一手遮天”。中国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具有的优势,中国在科技战中选择好突破方向,以举国之力,定能达到目标,突破美国的封锁,只是早晚而已。
对于美国的军事优势,中国也进行了充足的应对,实现了赶超式发展。这次中国珠海的航展中,中国军事工业的突飞猛进,受到世界关注。中美关系中,经济与军事越来越不分开,脱钩论市场越来越小的趋势,将折射到美国的对台政策上。
就目前看,民进党的“亲美抗中”,对美国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中美的“谈谈打打”,决定了与大陆对抗的民进党在中美关系中被边缘化的长期趋势。中美战机的较量,中方战机不输于美机,美方没有占到便宜,台军宣称“插不上手”,这些现象警示,如果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继续进行干涉,美国应为其行为带来的巨大风险,承担责任。
世界对中美防长会谈,评论都是正面的。尤其是亚洲国家认为,既然谈了,谈当然比不谈好。应该说,对会谈时间节点、选址与议题,中美双方都花费了不少心血。会谈中,双方对沟通程度的把握,也是周全的。
会谈没有立即产生明显的结果,正是“战略沟通”的题中之意。某种“只是象征性改善接触”的评论,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