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铭:外宣内宣化下的中国对美外交困局

时间:2023-03-08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踏入3月,“两会”新闻无疑是海外关注中国的焦点。在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对美反制和限制措施的必要性,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只是从近期宣布的对美反制内容看,中国政府不仅还是无法摆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窘状,反而还可能引发国内外质疑这些反制措施的意义,乃至扩大整体局势失控的风险。

“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提及的课题,不局限于中美关系,海内外更关心的还是中美关系近期的进一步恶化。2月初围绕在气球飘到美国领空遭美国军机击落的外交纠纷,已经备受全球瞩目;随即而来的双方互相制裁,更是把紧张关系推向白热化。先是美方将六家怀疑涉及气球生产的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不久后中方宣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将美国两家对台湾售卖武器的著名军火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和雷神(Raytheon)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在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前一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已经预警,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滥用武力、过度反应升级事态,将依法对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有关美国实体采取反制措施。到了上周末,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王超就指出,中国一向坚决反对“长臂管辖”。对外关系法作为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有必要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

按照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制裁内容,两家美国公司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以及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并遭罚款150亿美元(约200亿新元)。令人关注的是,它们还被令须在15天内交齐罚款,也就是说大限是本月2日。在周末的人大新闻发布会前后,中国网民都在议论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到底有没在期限内交齐了罚款。

从这两家美国上市公司至今的反应看,它们似乎没交罚款,毕竟15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作为上市公司,任何付款都必须对外交代,但无论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文告,还是它们的网站,都不见有交罚款的公告。

如果说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没交罚款,足以令中国政府尴尬,接下来更为尴尬甚至更难堪的是:就在罚款缴交期限快到时,拜登政府竟然宣布通过6亿1900万美元的新一轮对台军售案,而主要供应商依旧是这两家公司。

事实上,拜登政府即使在上周没宣布新军售案,市场与观察家也无法充分解读中国官方针对两家公司制裁的作用和意义。正如美国《巴伦周刊》指出,制裁给这两家公司造成的影响难以定论,但冲击应该是很小的。

洛克希德马丁在中国没有任何国防业务,而民用业务主要涉及飞机、能源和电子三个板块。更为重要的是,在它的总销售额中,亚太地区的仅占8%,当中来自中国的更是一小部分。至于雷神,它的民航业务主要是向在中国有重大业务的波音和空中客车提供服务,但这方面的业务似乎并未列入制裁范围内。

也难怪在中国商务部宣布制裁后,摩根士丹利研究分析认为,中国政府的反制行动,不会改变影响中美关系的潜在趋势。左右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等美国军火供应商的因素,始终是全球各地的冲突水平,以及美国防务预算的增减。这两方面的因素目前都在升温。

中国政府上个月要两家公司在限期内交齐巨额罚款的目的和底气何在?有中国网民猜测,官方会用稀土要挟。稀土是军工产品的重要生产材料,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国,在这方面若对两家公司“卡脖子”,或将对它们造成较大影响。如今大限已过了一周,中国政府是否真会使用稀土这个王牌,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不论中国会否使出稀土牌,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已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举措,这难免令人联想到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储殷曾提及的“外宣内宣化”现象,即言行的对象和背后的逻辑,其实并没有字面上所说的那么简单明确。既然反制措施成效不佳,外界难免会推测,中国是为了内部宣传和抢功劳的需要才出招。对向来出招刀刀见血的美国来说,那是中国内部混乱的体现。

实际上,早自气球外交纠纷发生以来,美国朝野无论对中方的动机和引发纠纷的真相有多么不同的诠释,都有更多观点指向中国政府内部并不如它一直强硬的对外立场所要呈现的团结。就如《纽约时报》上个月概括,中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恐怕并没有如领导层引以为豪所声称的那样有效率和连贯性。

以此观点来看中方的对美反制措施,也就不难推论出,美方接下来不会改变咄咄逼人的对华态势,两国关系甚至还可能陷入全球所不乐见的紧张失控局面。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