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至今,美国主流社会和精英对中国的现实认知,已形成哲学的总结、模式的定性和判断的共识。朝野的对华政策,经过近些年的反复调整、讨论、优化,已经形成上中下三条线为主干的新模式。
根据中美双方前一阶段同时传出的消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在2月初访华,旨在跟进落实去年11月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印度尼西亚峇厘岛会晤达成的“维持接触和建设性合作”的共识。中美关系似乎有些柳暗花明,但刚刚发生的中国“间谍气球”(中方称为飞艇)飞入美国领空并被美方击落事件,美国国内舆论和民情为之哗然,布林肯也只得推迟访华行程。
笔者在前年和去年曾连续在《联合早报》撰文指出“中美快没关系了”、“中美关系已进入休克状态”。目前的中美关系状态如何,近期走势将会怎样?一言以蔽之:依然山重水复。依照布林肯本人的表述,中美关系近期有所缓和,但台湾问题仍值得高度警惕。中方的表述还是局限在中美关系恶化是由于美国对中国误解误判所致,美国应与中国合作而非对抗云云。
实际状态是,对现实的中美关系,美国立场基本是以不变应万变,中国方面近期则做出某些姿态性的调整。
中美两国各部门的官员最近增多了会晤和沟通,中国方面也做出一些新的外交调整,譬如继去年下旬,将外交部负责俄罗斯事务的前乐姓副部长调离外交岗位后,最近又将外交部赵姓发言人平调到非一线外交岗位。依过往记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调职,大多是继续在一线外交岗位上晋升发展,现在对赵姓发言人这样的安排比较少见。
考虑到赵姓发言人当年出名就是与美国官员在网上隔空互怼开始,后来又发展到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公然将冠病疫情溯源一事,向美国甩锅,蔚为奇观,鼓噪一时。现在中方将他调离,取悦和安抚美国的姿态明显。甚至于赵的家人都忍不住在网上发声,号称“荣辱不惊”,看似一个表态,其实暗含凄怨,而且应该是“宠辱不惊”更为贴切。近年以来,国际主流舆论和有识之士都不断告诫,战狼外交,此路不通,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外交。去查查外交的定义,应该是协商、调和、沟通、礼仪、委婉、折中。
有说法为这些所谓“战狼”辩护,认为一线人员只是政策具体执行者,不应成为替罪羊或背黑锅。确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甚焉”到什么程度,还是要有个把握。如果一味走火入魔地鼓吹什么“上不封顶”或“美军投毒”,全然不顾任何理性判断和证据逻辑,就要小心把自己也“甚焉”进去了。这时候再大言不惭什么“荣辱不惊”,已属无可奈何之举。
尽管中方目前对美方外交的言辞放缓,身段放柔,但对改善中美关系大局已然难以奏效。切记美国已经不是1972年或1979年,甚至2008年那时的美国,对大陆政府和中国仍然一知半解,甚至抱有不少理想化的期待。
台湾问题无可逆转高度国际化
从2018年至今,美国主流社会和精英对中国的现实认知,已形成哲学的总结、模式的定性和判断的共识。美国有智库甚至认为,中方目前的某些涉外缓和,不过是由于国内疫情形势突然恶化,压力陡增,被迫向美国和西方施出的缓兵之计罢了。
美国朝野的对华政策,经过近些年的反复调整、讨论、优化,已经形成上中下三条线为主干的新模式。
下线或底线是确保台湾地区不发生武装冲突,即台海无战事。为此即使一年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爆发,美国也丝毫没有放松在印太地区的全新防御布局。目前以台海为重点的美日防御体系已基本到位,美国与其他盟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合作,规模和层级也是空前。
台湾问题已远远超出北京方面的“内政”定位,目前已无可逆转地高度国际化,尤其以美国与日本的直接介入昭然天下。就台湾本身来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去年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首度超越日本,达到3万5000美元,成为东亚龙头。这里不是笼统的GDP统计,而是具备实质意义的人均GDP,背后的意涵是社会的民主法治、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就此,有美国华文舆论犀利地指出,以武力要挟文明发达首善之地台湾,何道理之有?与其隔三岔五地派飞机军舰武力威胁台湾,还不如省出这些军费,去赞助中国大陆的贫困地区和需要上学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强国利民之道。台海局势一天不太平,中美关系也就一天不会得到有效改善。
美国对华的中线策略,就是拜登政府不断强调的所谓“斗而不破”“争而不殴”,该竞争竞争,该合作合作。这个策略,当然与中方“美国误解误判中国,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在美国”的指控相差甚远。美国这个对华政策中线的实质,就是几乎把今日中国,当成了当年冷战时期的苏联加以遏制。如果中国方面为此喊冤叫屈,那就不妨拿出些实质的东西给美国展示一下,证明自己不是苏联,但估计要开出这样的有效证明也很难。
美国对华政策的上线,就是希冀中国能够重返“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良性发展轨道。过去10年来,中国频繁发生的都是“去民主法治”“去市场经济”“去民营企业”“去公民社会”“去普世价值”“去言论宽松”,最后的综合后果,毫无疑问就是“去改革开放”,也等于是去掉了中美两国政经与文化发展合作的基础和共识。所以,美国现在认为没有这个上线的恢复,中美关系也就无法再回到正常和正轨。
重返改革开放是前提条件
而且中国近些年来系列“去改革开放”的行为举动,影响早已超出对美国政府及其政策的改变,深入到美国大众舆论和主流民情的广泛层面,又反过来影响和左右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和走向。譬如以香港问题为例,早就警告过“香港陷阱”深不可测,西方许多民众和企业人士可能对大陆还不很熟悉,但大都熟知香港。让“一国两制”在香港名存实亡,让香港不断“内地化”,那香港就不是香港,这个道理从邓小平到朱镕基都弄得懂。现在香港这个状态,人才和精英不断用脚投票,令中国的长远发展利益受损,也令香港开放、自由、法治、繁荣的国际观感丧失。
如果仅从美国拜登政府的角度讲,维持中美关系平稳大局,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出放缓妥协,都不无可能。但美国的民主制度让拜登还无法独断专行,必须受到国会力量的制衡,及看舆论和民情的脸色行事。譬如刚刚就职的以共和党为主导的美国众议院,就即将重启冠病疫情溯源的议题,新任共和党籍议长麦卡锡也计划很快访问台湾。以中国方面目前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超级敏感度,估计中美关系又要经历惊涛骇浪了。
如果是在真正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下,以上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或者都不难解决。但目前这些假设都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中美双方都只能和必须面对现实。现在又出了间谍气球事件,中美关系坠入新低。预计此种低迷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