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舟:中国抗疫的负面清单

时间:2022-11-26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叶胜舟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1日印发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相比6月27日公布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有很多明显放宽,实质可称为第10版防控方案。奥密克戎毒株全球大流行后,中国抗疫存在清零派与共存派的尖锐分歧,双方各有理由也有缺陷,可惜缺乏换位思考,很少提供有益的思路或建议。本文尝试以负面清单形式,讨论双方共同面对的一些难题或考验。

清零派负面清单

经济衰退民生艰难。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9%,虽然好于预期,但主要受制于过严的防控措施,市场信心不足。

扰乱日常生活秩序。连上海在封城之后都一团乱麻,引起官民矛盾,其他城市更不会好到哪里。成都、济南、伊犁、拉萨等地政府就因封控后核酸检测、物资短缺、求医无门等共性问题,先后公开致歉。

层层加码防疫过度。部分地方官员为保住乌纱帽,通常将防疫视为首要任务,权重优于民生和经济。政府权力扩张,有些防控措施不是依法治疫,而是运动治疫。公民权利和隐私让渡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

次生灾害猛如虎。因全域封控(或称静默、静态),多地市民未及时救治而含冤病故,这样的人间惨剧屡次重演。很多人吐槽:只有冠病才是病,其他都不是病。

基层治理体系不堪重负。目前只能维持日常运行,远不足以应对百年一遇的疫情。防疫经验不足,知识和物资储备不足,日常培训和演练不足,专业人手和公共财力都不足。基层抗疫虽然很努力,其实很吃力。

共存派负面清单

每日新增阳性承压极限。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全国报告新增阳性11月10日突破1万起,15日突破2万起。按此速度,大概率11月底要突破5万起、12月底突破10万起。2023年春运40天全国人员大流动,难免病毒大扩散,中国民众的心理底线在哪里?政府的心理底线在哪里?两者是否一致?突破这个底线是否就要收紧防控?

死亡病例绝对数显著上升。据Worldometer的确诊、死亡病例数据计算,美国病死率为0.011%、印度病死率为0.012%、日本病死率为0.002%。上海封城期间的病死率为0.094%。香港第五波疫情已躺平,事实上是医疗资源挤兑后的自然免疫,截至昨日Worldometer上的总死亡人数已达1万零647。中国平均医疗水平不如上海、香港,如按沪港两地的情况,全国总的死亡数一定冲高,最终能接受怎样的数字?

高风险人群保护。老人、孩子、孕妇、基础疾病患者是高风险人群,必须重点保护,坚决抵制社会达尔文主义。据披露,截至11月11日,中国6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率为86.38%,8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率仅为65.7%,仍然偏低。80岁以上老人一旦感染,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其他年龄段明显更高。

重复感染与交叉感染。如果组合实现人工免疫与自然免疫,重复感染与交叉感染的风险高,美国总统拜登就曾感染三次。中国14亿人口基数太大,阳性太多必然透支医疗资源。每日新增阳性数十万甚至逾百万起,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扛不住,意、美、印在疫情高峰期,遗体来不及火化,就是人间惨剧。还有一个更头痛的问题,由于人多地广,大概率第一轮的自然免疫持续四五个月还未完成,第二轮重复感染又叠加。是否干脆学印度不组织、不统计、不报告核酸检测?

单兵作战缺乏力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武汉、上海、海南等地疫情失控,国家都指令多个兄弟省数千医务人员驰援。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只有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足四张。县城和广大农村医疗条件更是薄弱,目前如有零星疫情,通常须借助地级市力挺;如有聚集性疫情,须举全省之力援助。目前全国31个省份遍地开花,都报告有阳性,多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己焦头烂额,哪有力量支援?如果农村大面积暴发怎么收场?

两派共同负面清单

精准防控日益困难。奥密克戎传染力太强,防不胜防。民众早已疲惫不堪,配合度明显下降。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疾控、医疗综合实力雄厚,防线仍屡次被洞穿,广州、北京目前还在艰苦作战。三四线城市尤其县城,如不聚集整个地级市的医疗资源,很难独立完成精准防控。

研制量产国产第二代疫苗。鉴于中美竞争对抗的大环境,信任度欠缺,中国不可能大量进口美欧的疫苗。须与美国对标,同步研制和量产第二代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多价疫苗,同时高效预防多个冠病病毒和流感病毒,一年接种一针,既高效安全又节约成本。

民众心理预期变化。笔者观察,支持共存派的群体,经济基础更好、文化层次更高、获取信息更多,话语权也相对更大;因清零受益的未接种疫苗老人、孩子、重病患者及他们的家人,很少发出声音,话语权相对更弱。如果每日新增阳性持续逾10万起,民众出现新的恐慌怎么办?富士康郑州工厂部分员工10月底徒步返乡,就是担忧被感染、感染后被隔离、变成“躺平试验区”、留下后遗症甚至可能死亡。这些年轻人对病毒的认知都不全面、不科学,老年人担忧更多。重大防疫政策不宜急转弯,须给民众一段缓冲期、适应期,耐心过渡。

夯实常态化防护力量。加快研制量产国产特效药,每个地级市建立药物储备周转中心,满足患者用药需求。每个县做好应急预案、储备和演练,紧急时一周内可启动由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空旷厂房等改造的方舱医院。有些民众存在心理创伤,须要针对性疏导。全国须统一健康码、赋码规则、跨省落地检和管控标准,否则不利于人员流动和经济复苏。

抗疫三年,民生渐艰,民心渐疲,民怨渐升。生活如常、国门开放只是时间问题,从绝对清零到动态清零,再到社会面清零,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调整到死亡清零、重症清零,即动态不清零。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员

按此速度,大概率11月底要突破5万起、12月底突破10万起。2023年春运40天全国人员大流动,难免病毒大扩散,中国民众的心理底线在哪里?政府的心理底线在哪里?两者是否一致?突破这个底线是否就要收紧防控?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