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啥叫“过度储蓄”?

时间:2022-11-13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严孟达:啥叫“过度储蓄”?

漫步

国会里和国会外的每一次辩论和讨论,都给政府宝贵的解释机会,但是否提高了人们在心理上的接受度,还有待各种“定心丸”“减痛药”的实际效果而定。

消费税将在明年和后年分两次上调一个百分点,在2024年达到9%。高收入的新加坡人和外国人,以及到访的旅客将支付额外消费税,政府说这有助于增加新加坡的收入以支援老弱社群。

政府在几年前就说消费税非提高不可,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是在国会里摆下一个擂台,等待反对党的挑战和民间舆论的质疑。

政府是管理国库的阿公,多年来,阿公生财有道,为何还要阿成阿花多给家用?阿公说是为了帮子孙储蓄;反对声音则说,钱是赚来花的,“过度储蓄”(over save),让子孙不开心,何苦呢?

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套用前议员李美花在国会2019年财政预算案辩论上所用的阿公与阿成的比喻,用草根性的语言,续讲故事的新篇章,给消费税之辩增添趣味性。

把一般的柴米油盐哲学用在国库的理财上,有其相似之处,也有似是而非的地方。如果治国如治家,则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算是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国,治国理财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治国比治家难上千百倍。

美国富豪巴菲特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巨大财富留给孩子是一种罪恶”。现实中我们也不时看到“富不过三代”的例子。

但是,国家的财富就不一样了。汉代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富裕提高了人民的尊严,国库充实可以做很多事。过去一再发生的危机,尤其是这三年的冠病疫情,更说明国家多年来积攒的财富,让新加坡得以从容地应对挑战。

为了缓冲消费税提高的冲击,政府的拨款不断加码。政府上个月中宣布再拨款15亿元,协助本地家庭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11月7日为消费税(修正)法案提出二读时指出,政府检讨新加坡通货膨胀持续升高的情况后,决定为“定心与援助配套”再填补14亿元,使配套总额达约80亿元。

黄循财说:“这确保通过配套继续为大部分新加坡家庭抵消至少五年的额外消费税开支,低收入家庭可抵消大约10年。”国人可以展望明年预算案公布的详情。

世上不少国家之所以失败,就是政治领袖把治国看作简单的事,尤其是民主国家,执政党若不能长期执政,则它的领导人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问题,甚至连眼前的问题也视而不见。

新加坡从1994年开始实施消费税到今天,每一次调高都说是针对未来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政府今天钱不够用,等到钱不够用时才来调高消费税只是亡羊补牢,也更难说服已经在痛苦中的人民相信其正当性。

每一次的调高消费税,政府的论述必须以理服人。工人党议员林志蔚副教授(盛港集选区)指新加坡政府可能“过度储蓄”的说法并不新鲜。多年前国人普遍要求放松公积金用途时,反对党议员和一些执政党议员都提出“过度储蓄”的警惕,但说的是个人的强迫性储蓄;公积金用途因此不断扩大。

议员司徒宇斌(波东巴西)反驳反对党的说法,先后五次强调“小国不存在过度储蓄这回事”,说得也是。

新加坡在每一年的预算案声明中,都强调政府“谨慎用钱”(prudent),但谨慎并不表示保守、顽固、该花的不敢花,否则新加坡不会有今天的繁荣和国际地位。

在1965年独立时,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74亿美元,1990年跃升至362亿美元,建国50年后达2927亿美元。新加坡人平均寿命也从1965年的64.5岁,上升到1990年的75.3岁,现在则超过82岁,国人的寿命几乎是每一代延长10岁。国家富足,人民生活安定,加上现代医学科技不断进步,人民自然更加长命。社会老龄化随之而生,新加坡各个领域的改革都在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上升,新加坡未来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机,比独立之初更为严峻。为防止海水上升的世纪工程,着眼于未来子孙的福祉。

在民主制度下,消费税调高,反对党都必然提出疑问;反对党不可能一开始就跟政府“想到一块”。

黄循财指反对党在听了政府解释各项替代收入政策的考量后,仍坚持把政府描述成不开明;同时也不肯接受他们提出的替代方案,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承担更高的税负。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议程”。工人党在消费税课题上扮演了反对党的角色,固然有其政治议程,但对政府而言,社会大众接受政府的说法才是最重要。

政府在过去几年为消费祱的必然上调做了不少铺垫工作,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三年冠病疫情和眼前的通货膨胀,似乎都在说,调高消费税不是好时机。政府提早几年发出预告的一个战略效果是消耗了反对党的不少弹药,让他们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工人党这次唯一听来较新的说法是,“增加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的使用,和更改售地收入的定义”,并美其言为“放缓储备金的累积速度”。黄循财斥之为“留给下一代和再下一代更少资源。后代若面对更艰难的时局,要应付未来需求就难上加难。”

任何税务的调高,似乎都没有所谓的“好时机”。国会里和国会外的每一次辩论和讨论,都给政府宝贵的解释机会,但是否提高了人们在心理上的接受度,还有待各种“定心丸”“减痛药”的实际效果而定。

所以,阿公与阿成的故事续集说的不应仅限于眼前柴米油盐的事,未来的阿成、阿明、阿莲、阿花的幸福,就操在今天政府的手上。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