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毕丹星的建议

时间:2023-03-05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漫步

世上恐怕没有一种万无一失的做法可以考验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通过“英语测试”的外人就证明他会对新加坡忠诚,这是笑话。

本财政年度部门开支审查辩论刚刚偃旗息鼓,其间不乏精彩的唇枪舌剑。有一场辩论,尽管缺乏火花,却也余音回荡,在网上引来不小的关注。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2月27日在国会辩论中,就移民遴选问题批评政府“不够透明”,他甚至建议将英语测试作为新移民的遴选条件。

毕丹星以瑞士为例,说申请入籍者必须已在瑞士居住10年并持有永久居留证;官方会传唤申请者进行个人面试,重点了解他们对瑞士的认识;他们必须能够回答有关瑞士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的问题。他问:我们有类似的要求吗?他说:“新加坡人不要那些不想生活在这里的新移民,他们只看重新加坡护照的强大与便利,以及新加坡拥有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资产和财富。”

乍听之下,他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他口中的新加坡吸引外人的优点,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能可贵。

对条件优异的人来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有些外来人才在新加坡一段日子后发现,这里的发展出现瓶颈,而谋求他去。这是人之常情,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不也如此。况且,“走出去”,开辟新天地正是政府所鼓励的。

外来人才入籍新加坡后,他们的子女在新加坡长大,想再连根拔起,另谋发展,也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外来移民可能把新加坡当作跳板而拒绝他们。

毕丹星的“政治正确”言论并不新鲜,也许代表许多人的看法,但经不起深入的辩论。世上恐怕没有一种万无一失的做法,可以考验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通过“英语测试”的外人就证明会对新加坡忠诚,这是笑话。相反的是,英语能力强的人要去哪里都可以,他可以到处通过“忠诚测试”。

毕丹星的“建议”却引来部长认真的答复。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指出,毕丹星的建议有三点不成立的理由:一是申请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三几年,英语测试是多此一举;二是,不能讲流利英语的多半是申请者的配偶,除非我们不欢迎申请移民者携带配偶来,否则英语测试一点意义也没有;三是,本地人也有不说英语的,难道他们就不比讲英语的国人更加融入本地社会吗?

基于这三点理由,难怪杨莉明说,毕丹星的英语测试建议让她感到意外。她还进一步表明,新加坡考虑的是社会融合的各种标志,包括申请者是否在本地受教育,是否服过兵役,还有年龄和经济贡献;所有申请者在获得公民身份前,也必须完成“新加坡公民之旅”,这项计划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历史与文化。

部长说的是审查的基本原则,并非毕丹星所以为的“不透明”那么简单。

从2020年至2022年间,在经济发展局的“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下,有约200名海外投资者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从2011年至2020年,计划下的投资者带来了超过54亿6000万元的直接投资,并创造超过2万4000份工作。

政府吸引投资移民不只是看在钱份上,经发局会定期审查,确保计划下的投资者扎根新加坡,并为新加坡的经济和就业市场做出贡献。

经发局3月2日宣布,新加坡再提高全球投资者计划下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投资门槛,申请人的公司也必须聘请更多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的居民整体生育率已低至1.05,吸引外来移民是放眼国家长远利益的政策,是社会议题,也是政治课题。这方面的讨论因此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毕丹星的潜台词是新加坡已是个“英语国家”,有谁想来加入我们,就得会讲英语。如此一来,来自英语普及的国家如印度和菲律宾的申请者肯定占优势,他的这些没有说出口的意思,让很多人听出来,也听得很不开心。

老一代华族新加坡人受华文教育居多数,虽然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英语能力也有限,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新加坡人”色彩不够。而且,基本的Singlish能力足以让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在此生活得如鱼得水。新一代国人也以讲Singlish为新加坡人的标志,任何外国人在新加坡逗留三几个月就可以渐入佳境,不用“测试”,一般都有“融入”的能力。

毕丹星没有提供任何英语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规定移民必须通过英语测试的例子,以自圆其说。

他缺乏建设性,没有深思熟虑,“为建议而建议”的建议,却引来部长一番情理俱在的答复,让我们更加了解新加坡接受移民的基本思路。所以毕丹星给我们带来七分惊讶、三分猜疑之余,也总算对有关课题的讨论做出一点“建设性”贡献。

新加坡之所以“近悦远来”,小池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鱼,除了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等因素之外,就是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让外来人很容易适应。

语言不是障碍,除非我们是要引入外来护士。如果要给她们语言测试,就应该是测试她们会不会讲福建话或潮州话或广东话,几种方言都会就优先录取。当然这也是玩笑话,读者看官不必当真。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