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两岸官方互释善意,2月率团访问中国大陆的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会见大陆政府国台办主任宋涛,随团的两岸问题学者赵春山转述,宋涛“欢迎绿营人士访中”。随后民进党也宣称,一向鼓励并支持健康有序的两岸交流,大陆方面“只要愿意尊重台湾的自由民主宪政制度,也非常欢迎宋涛随时来台湾走走”。若是两岸官方果真循此路径发展良性互动,则和平稳定关系框架可预期。
然而,这究竟是一时梦幻,还是冰融契机,须且走且看。目前执政的民进党拥有超过五成选票,基本盘约四成以上,若非大陆对台政策主要接触对象,岂非与台湾社会广大民意相脱离?如何能证明“寄希望于官方,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呢?大陆官方若不检视既往对台政策的压制性及僵化性,将可能因政策过于一刀切,反而造成两岸对立。
大陆官方倡议统一战线,目标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而经由台独论述转型的民进党,逐渐强调中华民国主权独立与台湾已经独立的论述,无论称之为“借壳暂用”或“台体中用”,都与传统“法理台独”有所不同。这种所谓“实质独立”与“中华民国台湾化”彼此镶嵌,不易分隔。
重新检视李登辉、陈水扁及蔡英文三位总统两岸政策变迁,几乎都经过“断裂式变化”,主因都是应对来自大陆对台政策的压制,为寻求突破困境所造成的冲突,终致两岸错过善意和解机会。例如李登辉曾一再宣示一个中国,制定《国家统一纲领》及设置国家统一委员会,但陆方曾讥之为不统一纲领、不统一委员会,最终李提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陈水扁曾提出四不一没有、两岸统合论及共建未来一中论述,可谓立意良善,且是民进党内最宽松的两岸论述,陆方却回之以“听其言、观其行”,最后陈以倡议一边一国论、台湾正名反击。现在蔡英文开始主张维持现状,陆方批之为未完成答卷,最后蔡提出对岸邻国论、两岸互不隶属论。
李登辉提出国与国特殊关系,和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皆造成台海紧张对峙。如今无论蔡英文宣称两岸互不隶属,或副总统赖清德倡议务实台独、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或民进党以新两国论、一中一台、一边一国论来定位两岸关系,都可见台独论述及两岸路线并未真正实质转型及调整,两岸僵局恐陷入恶性循环,欲求“和平保台”目标而不可得。
当台湾领导人提出带善意的两岸论述,不仅无法获得陆方善意回应,有效化解僵局,反而被强化压制力度,最终为反制而采取更激进的论述主张,又激化两岸对立。此种“压制、反制”的刺激反应互动模式,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亟需创新和开放性政策思维来打破僵局。
若两岸政府能创造与九二共识类似,如“两岸一家亲”“同属中华民族”“一个中华”、同文同种等说法,成为对话基础,或可先成为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议题对话基础,也可以成为地方交流、民进党与共产党智库对话、交流的通关密语,借由扩大两岸社会交流降低敌意及搜寻共识,有利于建立两岸和平稳定关系框架。此次重启专案式小三通或宣称要恢复直航航点,双方并没有立基于九二共识。
两岸一旦涉及政治性、军事性的高阶政治议题,则可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如军事互信机制、和平协议等。换言之,九二共识可以适用在高阶政治议题;至于功能性、事务性及经济性议题,适用前提不妨更为宽松且为双方所接受。如此,两岸进入渐进、健康、平等、稳定交流,方可从中进一步凝聚高层次的两岸共识。
(作者是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