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
1月8日,中国将取消入境限制。这意味着坚持三年的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与世界再次同步。围绕中国疫情防控的各种疑惑或者期待,基本上尘埃落定。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舆论场上关于疫情的讨论,依然纷繁复杂。
虽然被指责对舆论管控过于严格,然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的自发讨论,广度、深度、参与者和形式的多样化,都远胜其他任何国家。中国发达的社交媒体和基数甚大的意见领袖,在舆论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最近围绕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的争论,就有很多知名人士参与进来。但这样的争论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每种舆论声音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大家虽然讨论热烈,但立场不同,根本无法沟通。
有些与疫情相关的讨论事关科学性,科学须要较真,但如果把科学争论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谁先发明了微积分,亚洲人和欧洲人谁先到达美洲,这些问题对科学本身而言很重要,但对社会来说似乎并不那么关键。所以这样的争论最好能局限在科学界内部,而不必变成整个社会讨论的焦点。因为科学讨论有基本规则,但社会公众参与的讨论多是自说自话,而且容易陷入极端情绪主导的对立观点中,这样的讨论谁也无法说服谁。
有时候争论是好事,它让人们的不同观点得以充分表达。但争论各执一端而没有结果的时候,也会让人们内心产生更多焦虑,因为对立信息意味着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舆论围观者而言,没有确切结果的争论让人烦心,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正确答案,而有些重要问题似乎应该有一个正确答案,这时候政府部门须要定纷止争。比如连花清瘟对冠病病毒到底有什么效果,这一问题在中国舆论场永远不会有答案,涉及中医药的议题被网友戏称为“社交禁忌”,因为聊到这个话题,朋友可能会变仇敌。
新加坡卫生科学管理局一年前就已经发出警告,如果有经销商或卖家宣称连花清瘟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病,将被起诉并面临罚款和监禁。有了这一政府部门的强制性“共识”做为基础,哪怕有人内心依然相信药效,至少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称,这样舆论场上自然就少了些似是而非的论争。
法律的作用就是定纷止争,所以法律应该是争论的前提和底线,但如果有些言论可能还不涉及法律层面,也没有官方声音出来终止,争论双方也应该自觉遵循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当下,即便冠病症状减轻,但传染性更强,所以防控疫情仍是重要任务,舆论场上如果一直纠结于无谓且注定不会有结果的争论,可能会模糊和掩盖真正重要的问题,比如冠病死亡的口径应该如何界定、中国农村防疫力量是否到位、医疗系统如何应对疫情冲击等。相对于专家言论的对错而言,这些问题显然更加重要。
疫情并未结束,人们仍须努力。当公众被舆论所裹挟之时,医护人员正在拼死救治病人,与他们的工作相比,争论有何意义?空谈误国,有些争论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舆论场应该求同存异,大家应该把力气放在寻找共识,并在共识的基础上推进行动,而非放大分歧,在分歧中迷失方向。
作者是北京教师,现居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