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香港01”评论编辑室
2019年于香港创办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日前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月初以来,FTX与其相关人员、附属基金或公司相继传出伪造假帐秘密转移资产及黑客入侵导致资产消失等丑闻,投资者大幅撤资后更揭发FTX财务问题十分严重。随着另一同类平台币安(Binance)撤回收购意愿,FTX不得不申请破产,大批投资人数以亿计的资产很大可能血本无归。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刚过去周末的网志也有提及FTX申请破产保护一事,认为事件“令业界更认定必须以具透明度的方式运作,加上妥善适切的监管和合规要求,特别是在企业管治、财务和营运披露,以及投资者和用户保障等方面,才有利于虚拟资产行业的长远发展”,并且表示上月港府《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也有利于此。
监管进展缓慢 “爆煲”仍未成事
事实上FTX三年前之所以选择来香港设立总部,主要原因正是看上香港那时对于加密货币监管宽松,空有一张几近是无人理会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面对后来炒风益趋盛行,港府及证监会推动修例加强监管,打算设立发牌制度及限制平台只向专业投资者提供服务,结果FTX将总部迁移至巴哈马,又修订了香港用户注册规则拒绝接受新散户。
官方此等举措或许是减少了今次FTX事件对港影响,不过也别忘记,落实监管的《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草案》,居然要等到今年6月才终于提出,而且至今尚在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审议之中,也即并未正式通过生效。换一角度来看,香港设立监管机制可谓慢手慢脚,拖到业界开始“爆煲”都未成事。
而港府上月最新发表的《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当中提到证监会将“就新发牌制度下零售投资者可买卖虚拟资产的适当程度展开公众咨询”,这代表港府有意重新开放散户入场投资加密货币。但立法监管进度不只缓慢,这次FTX事件也值得官方深思以后的规管政策。
保护散户需要更加积极
再者,接二连三的加密货币“爆煲”事件里,香港投资者从来没有真正置身事外过,例如FTX去年修订用户注册规则拒绝新散户时就无一并限制旧用户,导致这次事件中仍然有不少港人散户因此遭受损失。投资当然涉及风险,但金融活动必须有序进行,既要合法合规,也不能风险外溢。既然主事官员总是将“保障投资者”挂在嘴边,那便应该拿出更积极的措施做到这项目标。
除了笼统泛论的谨慎投资宣传外,FTX事件以及香港越来越多牵涉加密货币的诈骗案件,反映港府有必要就此领域进行更多专门推广教育。举例来说,许多港人投资加密货币或其他虚拟资产时,往往选择绕过香港监管且欠缺保障的交易平台,从而蒙受严重损失;官方不妨整理既有案例,利用坚实数据来提醒市民使用该等平台的风险。
由新兴技术支持的各种虚拟资产,固然是主导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项重要元素,但这不代表它们当中没有类似“庞氏骗局”的害群之马。管治者一方面必须要认识、理解和接触它们,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无条件地完全接受它们,甚至因此忘记了维持自身应该扮演的角色。无论是监管市场抑或保护投资者,两者同样都是政府不能够回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