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凌志:本地华族青年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3-01-17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文化视角

新春将至,关于中华文化传承的讨论也热闹起来了。2022年12月27日纪赟先生的《本地华人的断层与赓续》和12月6日的社论《珍惜本地华人独特文化》,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新加坡华族文化的传承。我自己几年前曾担任本地大学中华文化社团的组织者,两年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过在新加坡举办一些与中华文化有关活动的不易,有一些心得体会,愿简单分享。

文化的感知需要先感性而后理性,这个过程我认为可以分成四步。

第一,对一个文化的最直观认识,可能就来自它的食物,这样的认识可以在餐馆里,随时随地体验到。

第二,再深一步,就是影剧流行音乐和其他文化产业。一般来说,文化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如美国与韩国,外国年轻人的认同程度和兴趣也就越高。然而华语圈近一段时间来,足以吸引全世界年轻人的作品似乎不多;在媒体形式上,中国的“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也好,港澳台的制作也罢,似乎还都在追随以网飞为代表的“好莱坞+硅谷”制作模式,并未形成自己的国际级内容。能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元素,多来自音乐、古装、仙侠,如刚来开过演唱会的五月天、林俊杰和周杰伦,长青影视剧《甄嬛传》和汉服(华服)的流行。

第三,来自旅行中对民俗、建筑、地理等的体验。

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就缺失了不少中华文化的元素。比如,在常年炎热的赤道上自然没有数九寒冬,也无从体验冬去春来。也正因此,连春节在体验上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共假期。古诗文里“春”这个意象,不论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江潮水连海平”,对本地华族年轻人来说,往往成了一个难以感同身受的句子。

因此,探寻中华文化始终要回到长江、黄河流经的那一片土地,但这一层的讨论又回到政治和社会治理。对于新加坡人来说,中国作为旅行目的地有多大吸引力呢?一个商业网站的统计结果是,日本得票49%排第一、台湾得票39%排第二,中国大陆只得票20%排第九。假设一年出国一两次,以旅行意愿估计旅行频率,新加坡人平均三至五年才会考虑去一次中国。

可以说,体验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确实不是最吸引大众的选择。

到了第四步才是从经典和历史中理解文化。如果三和四颠倒过来,或许是非常困难的。再举个例子,如果要介绍一个中华文化中最重要、最典型、最可爱、最鲜活的历史人物,相信很多人会选苏东坡。

苏东坡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句话差不多概述了他遍布全中国的足迹,新加坡华族年轻人可能就很难有直观体会。黄州是湖北黄冈,惠州在广东,儋州在海南,而苏东坡生于四川眉山,当时的都城在河南开封,他之前还在浙江杭州待过。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联系到这几个地点并不是什么难事,起码能直观想到河南在北方,广东在南方,离了很远,查一查发现有1500公里。

如果是在浙江、湖北、广东、海南、四川或河南生活过的人,可能对苏东坡的连接就更深了。杭州西湖的苏堤,黄州的东坡赤壁,甚至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东坡肉和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都能让当地普通的现代人产生对苏东坡、对这段历史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连接。

但在新加坡,让年轻人平白无故去读苏东坡,去背“明月几时有”,这如何能让他们建立与文化的连接?

从身份认同到直观体验,我的感受是,让本地华族年轻人理解与认同中华文化,放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怎么办呢?我觉得没必要太焦虑。一方面,经济政治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不占上风,中华文化想要被大部分年轻人青睐自然更困难,这一点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另一方面,新加坡人文化认同就在于多元,譬如新加坡式英语中对闽南话出神入化的运用程度,甚至可能超过身在闽南地区日常讲普通话为主的中国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本地社会还是可以有一点文化自信的。

纪赟先生文章说:“如何赓续新加坡的文脉,让我们下一代可以不与曾经的新加坡历史传统有太大隔阂,是相当严峻的挑战。”诚哉斯言。

我想,要新加坡年轻人更深一层认识中华文化,在需要身份认同的同时,从常识开始。例如想理解新加坡的书法,总归要先认识王羲之和欧阳询;想理解新加坡的中国画,总归要先看看《清明上河图》或《千里江山图》;想欣赏新加坡民乐团的演出,总归要听得出《渔舟唱晚》或《春节序曲》。

更进一步,则须要探索新一代双语教育。

在中国大陆,从《滕王阁序》到《岳阳楼记》,名章名句作为文化传承,能植根于年轻人的共同记忆,都是得益于少年时代的背诵,这个方法从古至今概无例外。每年千万名学生,不分文理,在六年的中学时间都一起记诵这些经典,这才形成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共识。

这些内容,在新加坡目前只是极少部分华文语特学生两年课程中的选修内容,而且不要求背诵。两相对比,中新两国中学里的华文教育在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自然在社会文化领域显示出一些断层。

当然我不是主张给学生增加更多内容,但是可能只有身处一个文化环境中,认可继承弘扬这些文化是一种社会义务的时候,或许才能形成一些文化基础。这两年,不少中国家长选择让孩子来新加坡读书以学到更好的数学、英语和通识教育,会不会有朝一日,新加坡家长也会选择把孩子送去中国交换一年来学习华文呢?

前些日子,台北前市长柯文哲访问新加坡,其中一个行程就是了解双语教学。台北和新加坡其实是镜面关系,台北的英语教学是外语,而新加坡的华文也几乎算作外语。两地作为华人世界的两个城市,当然也有希望在未来探索出一种适应广大普通学生的双语教育方法。

最后,留学生、专业人士与新移民的输入,也能够帮助新加坡维系中华文化的传承。据我所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大和南大的中文社团,多数成员都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本地学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从新加坡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华语征文比赛到全球性的华语辩论比赛,背后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大都是来自外国的留学生。这与数十年前“舌战狮城”年代的景象已经大不相同。

不少外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新加坡,其中也有一部分加入会馆、作家协会和书法协会。当然,他们的教育背景主要来自国外,但随着他们留在本地,这些新鲜血液也同样会接过本地华社的担子,开始续写属于新加坡的华语文化。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有理由乐观的。

作者是本地金融行业分析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