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
中国官方去年12月底开始把防疫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不少公卫专家警惕,春运1月7日启动后,城市疫情可能迅速在农村扩散。《联合早报》记者在1月8日中国把冠病调整为“乙类乙管”当天,走访湖南张家界一带的农村,实地了解当地春节前的防疫情况。村民如何看待可能来临的春节疫情,基层医疗机构能否在疫情下承压?
星期天(1月8日)早上8时许,湖南省张家界市枫香岗乡正举行春节前的大型市集。数百名附近村民背着当地特色的小背篓,在临时摊位前推挤,忙着采购猪肉、鲜鱼等食品,为不到两周后的春节做准备。
看着眼前热闹场景,很难想象这个周围有近10个小农村、人口总计1万多人的地方,一周前刚刚经历过一次严峻的疫情高峰。
司机张健介绍,当地在12月30日前后,一度在短短三四天里办了至少五六场丧礼,这样的丧礼平时一个多月才有一次。村民间盛传,过世的老人都是死于白肺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上海)陈赛娟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12月底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部分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预计在今年1月中下旬出现,峰值可能因春运而提前。
湖南省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外出务工。作为中国外出务工人口四大省份之一,湖南政府12月已开始就春节返乡潮可能引发的疫情提高戒备。官方原本预计,湖南农村地区将在春节前后迎来第一波疫情峰值。
不过,据村民描述,张家界一带的农村疫情峰值已在12月最后一周提前来临。记者1月8日走入农村时,已感觉不到两周前凝重的防疫氛围。
离开市集时,和张健相熟的王大哥(70岁)刚好要到车程五分钟外的村里喝喜酒,搭了记者的顺风车。面对外地来的陌生人,王大哥摘了下了口罩,没有任何防疫顾虑。
感冒药12月初陆陆续续断货元旦后供应才趋于稳定
王大哥是较早感染冠病的村民,去年12月15日前后确诊,12月底才转阴。
王大哥轻松地说起当时的症状,他仅发了三天低烧,“症状不严重,像是重一点的感冒”。
中国官方12月7日发布优化防疫“新十条”,松绑持续近三年的清零防疫措施后,各地一度出现感冒药囤货潮。
张家界农村三家药房的员工透露,从12月初开始,感冒药就陆陆续续断货,直至元旦后供应才稳定下来。王大哥的家人12月初抢购的连花清瘟,在一家人感染时派上了用场。王大哥低烧后曾到镇上的卫生院看诊,过后都是靠家里囤的感冒药战胜了冠病。
在缺少官方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村民只能凭感觉估计疫情高峰。王大哥忆述,12月最后一个星期,是村里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当时很多店都关门休息,直至元旦以后,村里才逐渐恢复生气。至于村里具体有多少人感染,王大哥说不出具体的数字,只知道“有很多人阳了”。
当记者询问冠病是否没想象中可怕,王大哥瞬间收起笑容、有些严肃地说:“大部分人症状不严重,两三天就好了,但是老人家阳了以后很多人呼吸困难,最近老人家走得多。”
中国老年人口高度集中于农村地区,根据中国官方数据,2020年,乡村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率分别为23.81%和17.72%,比城镇地区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和6.61个百分点。湖南省是农村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10个省份之一,农村老年人口超过500万人。
伦敦健康数据公司Airfinity上月底估计,中国冠病死亡人数可能在1月23日前后达到每天2万5000人的高峰,死亡者将以年长者为主。
走访农村八小时沿途遇三场丧礼
张家界农村有个特别的习俗,村民举办白事和红事期间会放鞭炮,家门口也会立起充气的弧形拱门;丧礼期间用蓝色拱门,婚礼期间用红色拱门。
在村子里采访的八个小时里,沿途的村子至少有三场丧礼在进行中,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司机张健透露,村子里的鞭炮声最近特别频密,这些鞭炮声相信大多不代表婚礼的喜庆,而是有老人在疫情期间过世。
张健的外公就是在疫情高峰期过世的年长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年过八旬的外公和外婆同住,12月最后一个星期,外婆突然发现外公好几天没有胃口,才通知子女送他就医。但当时老人已开始呼吸困难,在卫生院确诊冠病后,被送到大约半小时车程外的市医院,做了肺部电脑断层扫描,发现已恶化为白肺病。
不到两天后,外公过世,留下张健的外婆王婆婆独自在农村里生活。83岁的王婆婆住在一个小山坡上的水泥屋,和其他房子隔着一道三四米的小阶梯。
阶梯虽然不长,但王婆婆的家仿佛与世隔绝,山坡上只有另外三栋房子,都是王婆婆三个儿子的家。儿子平日大多在外打工,山坡上只剩王婆婆一人。王婆婆12月底也感染冠病,她的症状轻微,咳嗽两三天便康复。
记者抵达时,王婆婆和平日一样独自坐在院子里小凳子上发呆,凳子边上的垃圾桶里,还留着几天前刚吃完的感冒灵药盒。虽然周围没有人,她仍严实地戴着口罩。
王婆婆不谙普通话,只能通过张健的翻译和记者沟通。她惜字如金,对丈夫过世的事不愿多谈,在口罩的遮挡下,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过去两周来已有专家警惕,刚度过首个疫情高峰的地区,有可能在1月中旬因返乡人潮出现第二波疫情小高峰。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相继传出有农村收紧防疫条例,要求返乡人员报备。
张家界对返乡人员没有限制,村民反映,今年村里的返乡人潮稍回升,但并未显著增加。记者在村子里采访当天,只见到五六辆外地车牌的汽车停放在村民家外。
张健说,三年前疫情暴发后,在张家界市里打工的儿孙大多会避免回村子里探望外婆,王婆婆也越来越少和村里的人打交道。
12月底疫情暴发后,王婆婆并没有因“阳过”而放下戒心;丈夫的离世,令她切身感受到冠病给年长者带来的风险。
今年春节前王婆婆更为谨慎,她几乎足不出户,春节期间也不打算赶市集。
对于村里有多少人受感染、高峰期是什么时候,王婆婆一概不知;她只知道疫情风险仍存在,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
至于是否担心春节回乡潮会引发新一波疫情,王婆婆只淡淡地抛出一句“担心有什么用”,接着便悠悠地望向远方。
春节若现第二波疫情村民更担心生意受影响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疫情提心吊胆。在乡镇上一条店铺街,路旁卖油条的商户热情叫卖。60多岁的摊主李娟告诉记者,她一家十几口人12月底都阳了,店铺关了一个多星期。但农村不到两个星期就闯过疫情高峰,李娟兴奋地说:“现在人都回来了,这几年疫情暴发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了。”
说到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李娟突然提高声量说:“我当然担心啦!”但她并不是怕自己或家人再次感染,而是担心生意再受影响。
她说:“我们生病的话最多是咳嗽发烧几天,如果大家又不出门,我的生意要怎么做下去?”
(人名皆化名)
返乡潮加上游客回流 张家界面对双重疫情风险
张家界是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周围的农村在中国放宽防疫政策后不仅面对春节返乡潮,也面对外地游客回流带来的疫情风险。
据司机张健介绍,张家界农村大约七成村民都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在杨家界景区外,40多岁的摊主刘大姐刚刚开档,她一边摆放饮料,一边说:“我今天才第一天回来开业呢,之前休息了快五个月。”
张家界旅游业在疫情后受重挫,以清明假期的数据为例,2019年清明期间,张家界全市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左右,2021年同期只有不到68万人次。
刘大姐透露,杨家界在疫情前每天至少接待数千名游客,去年以来平均每天只有上百名游客,今年1月开始游客才渐渐回流,目前每天有四五百人。
刘大姐完全不担心外地游客对当地疫情的影响,在她看来,游客带来的不是疫情风险,而是她恢复生计的一线生机。
她说:“五个月来家里都只靠我丈夫一个人的收入过活,现在虽然游客远不如从前多,但我至少可以出来工作了。”
外界对农村医疗能力存疑
农村基层医疗在新一波疫情中被推到防疫最前线,过去一个月来,外国媒体上频传中国农村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但走进张家界周边农村的一家卫生院,发热门诊没有任何病患、住院区约40张病床也只用了三分之二。
中国农村医疗长期被视为中国防疫系统的薄弱环节,疫情中面对较高风险的年长者集中在农村,医院和重症病房却集中在城市。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村医和卫生员仅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5.9%,却承担着近5亿农村人口的医疗服务。
中国官方12月以来加紧细化农村的医疗转治方案,重症病患转诊衔接是农村现阶段防疫工作重点之一。在张家界,村里的轻症者一般在距离农村五到十分钟车程的卫生院就诊,并领感冒药或打退烧针;症状较严重者则得到张家界市里的医院就医,市医院可提供肺部电脑断层扫描服务,也备有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和重症病房。
根据湖南省1月初发布的冠病分级分层救治实施方案,危重病患也可转诊至位于长沙、车程约四小时的湖南省人民医院,但受访的村民都不知道这项危重病患转诊安排。
记者走访的两家卫生院都人烟稀少,卫生院旁一家杂货店的员工告诉记者,12月底卫生院人潮明显增加,1月开始已恢复至以往正常的人流。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同样没有人潮,但在记者走访期间,短短五钟内至少有三名年长者带着氧气面罩由救护车送入医院。
受访村民均称,当地卫生院和市医院并未出现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情况,即便在12月底的疫情高峰期,也没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不过,农村地区年长者死亡率增加的情况,却令外界对农村医疗系统的承压能力存疑。
《农民日报》12月31日在头版评论文章中,提出对农村防疫一线人员应对能力的关注。评论称,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没有冠病相关救治经验,但在新阶段疫情防控中,大部分病人需要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评论敦促县、乡、村医务人员尽快做好医疗物资、相关处置知识的准备。
据了解,由于疫情此前并未在中国的农村大规模传播,大部分农村卫生院过去三年主要的功能是协助村民管理高血压等基础病。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秀熙分析,此次农村疫情凸显出大陆医疗体系结构中,基层医疗较弱的问题。中国医疗体系长期以医院为主,官方在疫情前已着力推动从中央、省到乡村的三级联动机制,力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但这项计划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干扰。
中国严格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期间,退烧药、咳嗽药、发热门诊等疫情相关服务都受到严格管控。陈秀熙指出,当时“各地都难以恢复正常的医疗服务,更不要说是推动三级联动”;因此在多地农村迅速出现新一波疫情时,农村医疗机构在抗病毒药物储备、医疗知识储备等方面,与城市医疗机构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农村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目前已有缓解,但陈秀熙提醒,第二、第三波疫情可能陆续出现,必须继续加速推进农村医疗能力和三级联动的建设,否则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将再次面对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