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随着中国防疫解封,多家国际投资银行近期上调对中国今年经济成长的预估。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由于居民收入提升不易,中国刺激经济政策展现效果仍需时间,可能要等到第二季度或下半年,消费内需才会恢复。
摩根士丹利一个月内两度上调增长预测
摩根士丹利经济专家1月最新研究报告提出,由于中国结束动态清零政策后重启边境,加上对房地产提供政策支援,并放松科技行业监管,因此调高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从12月中旬预测的5.4%,上调至5.7%。
這是摩根士丹利在一个月内,两度上调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
除了摩根士丹利外,中国去年底加速放松防疫后,不少国际投资银行便开始上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预测。例如去年12月间,瑞银将中国2023年经济成长预测从原先的4.5%上调至4.9%;野村控股上调0.8个百分点到4.8%;高盛则上调0.7个百分点至5.2%。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目前尚不宜对中国经济复苏过度乐观,除了中国疫情仍有机会上升外,中国的消费需求也非常疲弱,房市更需要时间复苏。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所副研究员林雅铃1月11日在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上提到,从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来看,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稳增长与扩大内需,且要提振市场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近期接受官媒新华社访问时也提到,“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林雅铃指出,尽管大陆政府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放在经济工作第一位,会有较去年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受到清零政策影响,民众工资性收入与可支配收入都下降,提升并不容易。即使透过经济刺激方案,政策效果也要一段时间才能展现,约要等到今年第二季或下半年。
台学者:地方新增债券今年发行量或再创新高
她还提到,在民众消费受限之下,短期内购房需求不易提升,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会以消化目前手上库存为主,今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也不会出现大幅度成长。
大陆财政部现已提前下达2023年部分新增债务额度,1月起将密集发债,资金将尽快用于重大专案建设,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的力度。因此,林雅铃预期今年大陆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总量可能会比2022年略有增加,再创历史新高。
但她也警告,透过发债获取资金投入建设,不仅会扩大地方财政赤字,随着偿债高峰期到来,借新债还旧债的比率快速攀升,更将使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令政府资金运用陷入困境。
除此之外,由于近几个月中国放松清零政策后的医疗资源不足与感染潮等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开始对中国经济成长转为保守与负面。
IMF总干事格奥尔基耶娃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月初播出的专访中,就做出中国经济将出现40年来首次低于全球水平的判断。
格奥尔基耶娃也提到,中国放弃严密防疫封控政策后,疫情迅速蔓延,经济短期也面临新一波的打击,“对地区影响也是负面的,也不利全球经济成长”。
相较于IMF,外资企业对于中国这波感染潮的看法似乎较为乐观。
根据德国之声报道,中国美国商会去年12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公司认为感染浪潮不会持续超过三个月,并有信心会在今年年初结束。
林雅铃认为,已在大陆投资的外商企业,往往会将盈余持续用于大陆本地的投资,虽然外企对2022年在中国的获利感到不乐观,但只有极少数企业名确表达要撤出大陆市场;大多数外企虽然对下一步在陆投资仍在观望,但普遍对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有信心。
然而,随着春运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疫情极有可能向农村等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蔓延、暴发,意味着感染潮在短期内仍是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之一。
分析:缺乏选择制衡等仍是举国体制大弊
谈到大陆防疫政策转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同样出席1月11日座谈的政大东亚所副教授王韵指出,过去三年堪称全世界最严苛的清零措施,打乱了巩固大陆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严格的封控终究转向解封。
王韵说,不能否认,大陆在经济发展运用举国体制,让各地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都有明显的成长。
但三年防疫的结果也显示,缺乏选择、监督制衡,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容忍尊重,仍是举国体制最大的罩门。
他认为,虽然去年底出现的“白纸运动”未必是促成大陆防疫政策转向的主因,但至少代表民间社会对举国体制的治理模式感到不满时,不再选择“躺平”,而是尝试发声、反弹,这对大陆官方而言,恐怕是未来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