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铭:新航入股印航给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2-12-23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财经透视

新加坡航空(SIA)宣布对印度航空(Air India)投入3亿6000万新元的资金消息,至今已有半个多月,虽然没在市场或对新航股价带来显著反响,但却在关注印度经济发展以及印度与亚细安事务人士之间,继续引发讨论。有观点认为印度允许外资入股长期受保护的前国有企业和战略性领域,重燃了国际投资者对于印度市场经济前景的希望和憧憬,而这观点也理应在某个程度上,对目前正设法走出疫情防控,转而力拼经济的中国带来一定的启示。

新航是通过与印度塔塔集团(Tata Sons)合资的塔新航空(Vistara)合并印度航空方式,投入资金到壮大规模后的印度航空,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对方的25.1%股权,为日后在印度获得更强大的立足点打下基础。塔新航空是2013年由新航与塔塔成立的合资公司,而印度航空之前很长时间是一家国有企业,因多年蒙受亏损,印度政府决定将它私有化。难得的是,印度政府还委任曾担任新航旗下酷航总裁的威尔森掌舵行将私有化的印航,不仅显示对外籍人士管理前国有企业的包容,也进一步为合并事宜扫清潜在排外情绪的障碍。

可以这么说,新航在竞争格外激烈的印度航空市场能走到今天,除了靠自身多年在当地的坚持耕耘,也不能不说,要部分追溯到15年前“败走东航”的行动。这个如今也许已被人淡忘的入股交易,可以毫不讳言地说,终止了新航甚至许多外国航空公司后来对于染指中国航空业股权的意图和兴趣。假如这笔入股交易当年能成交,可以大胆推断,新航恐怕未必会在之后相当长时间那么执着于开拓印度市场,或是有那么多的余力去经营。

那么就回顾一下2007年新航入股东航的经过,从中了解入股事宜为何告吹。

新航和淡马锡控股在2007年下半年正逢美国次贷风暴开始引爆之际,宣布有意联合斥资14亿2020万元,共同购买东航24%的股份,以扩大新航在中国航空市场的版图。东航自2005年已连续蒙受巨亏两年多,对于引入像新航般的战略投资者态度十分积极,而这入股计划也恰好碰上国务院国资委《2007年国资工作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文件的发布,一般认为,国资委也乐见东航与新航的合作模式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能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一举两得的事。

看似万事具备,入股交易通过按理说应该没问题,不料中国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眼见“新东联合”将威胁其大中国市场的优势,为阻止交易,竟不断在公开市场买入拉高东航股价,为东航与新航交易的通过增添了不确定性。

果然,在新航献购价与市价差距过大的情况下,东航股东大会否决了入股交易,令新航原先布局中国市场的计划遭遇挫败。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重提这桩不堪回首的入股个案没有意义,但如果考虑到印度政府现在已经不介意外资入股长期受保护的战略性领域,加上中国此时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经济局面,上周刚召开的大陆政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强调要力拼经济增长,那么如何恢复外资对中国的信心,确保类似15年前发生的事不至于重演,就并非无关紧要了。

事实上,在经历三年的严苛清零防疫政策后,外资对中国的投资信心可说是普遍跌入谷底,就连中长期以来,欧美对中国市场最寄予厚望的德资,也信心动摇了。据德国商会本月15日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在华德企的商业信心以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今年达到历史新低,越来越多德企正在推动产业链多样化。在受访的近600家在华德企中,61%的企业不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市场投资,或计划减少投资,10%的受访企业甚至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无论中国官方对未来经济表现描绘得多乐观,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是接下来决定重振经济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外资在目睹了这几年当地民企陆续遭受重创,国企受到政策上的支持要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迈进的局面,早已不存在像新航早年那种有意入股中国国企的壮志和意图。

可以这么说,在可见的未来,外资简直无法想象类似新航入股印航的例子,会在中国出现,所以假设这样的例子能够由中国政府主动撮合,或是在背后推动,这何尝不是为挽回外资信心打下强心针的一次重大举措?哪怕是一次较多象征意义的交易,都在某个程度上,能对推动经济重上成长轨道起着辅助作用。至于是否会出现,就有待时间观察了。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