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
中国守不住的是世界趋势,是人类对行动自由的原始渴望。
11月28日中午,新加坡警方接获报案,一名妇女在中国大使馆外“举行与中国问题有关的抗议活动”。警员到场阻止,她也服从了指示。
警方在隔天发表的文告,没有更多详情,没有交代该名妇女进行了什么“抗议活动”,导致有人报案。唯一透露的信息是:妇女是新加坡籍,32岁。
上个月底中国多个城市包括北上广爆发了示威浪潮,要求政府解除封城的严厉防控措施,因为人民实在受不了。
示威者高举无字的白色纸张,以独特的示威方式表达诉求。这一波示威扩散到西方多个城市,包括日本的中国使馆前也出现同样的抗议示威。
对本地中国使馆前的示威女子“抗议活动”的形式,不难做出合理的联想。
此外,警方也收到“关于在新加坡的外国人通过展示海报等方式,宣传与中国问题相关课题的询问”,警方的文告语气婉转,唯一表达得最清楚的是“来新加坡观光、工作或生活的外国人,不应该把他国的政治活动带到新加坡来,他们应该遵守新加坡的法律”。
警方向来严厉对付这类“把外国政治带入新加坡”的示威行动,不管是正义的呼声,或是善意的表达,任何形式的示威都不见容于本地法律,警方每次都照例给公众发出严肃提醒。
一向以世界人权自由捍卫者自居,并已经针对中国的崛起实行多项制裁的美国,在中国的反疫情防控示威中也看到了机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逾40名美国两党参议员先后警告中国,不要对国内抗议活动进行任何暴力针对。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和媒体不断传出放松疫情管控的风声,言论开始转向。中国副总理孙春兰首先放话,淡化奥密克戎的危害性,视之为与普通感冒无异。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12月1日在北京与习近平会谈时,问起中国近期的示威活动,习近平回应说,三年防疫已让中国人民感到沮丧(frustrated)。接着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代表中医药界,说“新冠肺炎应正名为新冠病毒传染病”。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这三年来始终把这次的大流行看作“冠病肺炎”,也许是“一根筋”的清零政策最后还是守不住的关键因素。
中国守不住的是世界趋势,是人类对行动自由的原始渴望。世界普遍“与冠病共存”,就等待着人口最多、全球高速列车轨道里数最长,并已在九霄云外建立空间站的中国加入。守了三年,中国人快与世隔绝,连中国以外的人都已焦虑多时。
中国终于在12月7日正式宣布进一步放宽冠病防控限制,允许无症状、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并可望以抗原检测取代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
以动态清零为目标的“封城”已逐渐演变成违背人情常理,衍生出许多乱象的苛政,“苛政猛于虎”,也猛于病毒。封城策略不只阻断了经济民生的正常运作,更对人民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解封大势已定,就看中国以什么速度敞开国门。
新加坡在2020年4月至6月实行两个月阻断病毒传播的封城,但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病毒的变异,使得抗疫之路一波三折。2021年6月,抗疫官方宣布放宽防疫措施分三步走,步步为营,走向“与冠病共存”的不归路。
在10月底大陆政府二十大结束后,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对4000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51%的受访者表示会推迟国际旅游的计划,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感染冠状病毒,其次是回国入境管控政策起变化。
这个调查结果意味着中国的开放必须有一张明确的路线图,必须接受疫情时好时坏的必然发展,疫情不会因为开放而马上缓和。
放松防控不是“躺平”,而是“歇歇脚”;“歇歇脚”则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放松防控之后,若真的如调查所言,一半的人仍不敢出来旅游,也是一件好事,让对中国游客大军“望穿秋水”的东南亚国家,也有一段适应调整的时间。
在疫情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2019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上花费了1275亿美元(约1727亿新元)。现在只要这个“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爆发一点疫前的活力,另一半敢出国的人有所行动,对已经在复原中的东南亚旅游业就是锦上添花。
日前到一家著名潮州餐馆出席饭局,跟老板闲聊几句,问他生意如何,他说不错。我说中国快要开放,中国游客多了,生意就会更好。却听他说,“那就更惨”,现在不是缺乏客人,而是没有人手,中国游客一到,生意做不来。这位老板既喜且忧的心情溢于言表。
中国放松防疫管控消息公布之前,在微信上便已看到一广州网民的贴文向核酸告别,说“今早起来,小区里的核酸亭消失不见了,不仅是桌子没有了,连落在地上的铁棍支架和棚子也撤走了……邻近的公园昨天傍晚再度开放了,不用出示手机,直接进去就好了……”
这是一种久旱逢甘露的喜悦,很令人感动,因为我们也曾经体验过这种解放后的自由与舒畅。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