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
全球冠病疫情仍然反复延宕,中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唯从近期各地的防疫表现来看,地方官员要更加重视正确算好三本账,不能错算、算错。
第一本,是多与少的账。要避免出现民众因大规模染疫而大量病重、死亡,和在防疫过程中出现某些突发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账。比如,网上有种论调认为,美国因疫情导致上百万人死亡,中国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染疫死亡人数远远低于美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国民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最符合人民利益、最体现对生命权等人权的重视。所以,即使偶尔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尽管也属不幸,但舆论和网民不该上纲上线过度批评。
地方官员如果这样去算账,肯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算账的后果,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防疫政策时,层层加码,重视防止大多数人染疫,而忽视少数公民、个别公民的权益。必须看到,“少数公民”并不少,“个别公民”也并不个别。这不只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纵然是少数公民、个别公民的权益被忽视,也会导致不少群众的权益客观受限,还因为“少数公民”“个别公民”可能是防疫下的任何一个人,如方方所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某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因此这会让很多人都对防疫措施感到不适,乃至影响到官民沟通。可以说,这正是一些地方防疫措施“层层加码”引发不满的重要原因。
中央政府强调防疫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个“人民”不该只是一个泛化概念,更应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所以,地方官员在落实防疫理念时,既要坚决遏制疫情扩散,防止群众大规模染疫、出现大量重病、死亡,也要坚定不移地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对“少数人”“个别人”的困难,同样要高度重视,甚至要更加重视,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绝不能以“保障绝大多数人生命健康”为由,想当然地漠视乃至牺牲个别人的权益。
唯有如此,才能使防疫举措更加精准,更加得到民众理解支持,也才能使得“中国避免了出现美国那样上百万人染疫死亡的悲剧”这一叙事,更加让人信服。
第二本,是大与小的账。要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这件“大事”,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其他公共服务等“小事”之间的账。从一些地方疫情期间的表现来看,有些官员显然存在这种思维:一旦地方上出现疫情风险,要防止因失控被追责,就应该“抓大放小”,只要把疫情控制住,其他公共服务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算账,实质上是把疫情防控与应该做好的其他公共服务割裂乃至对立,结果必然是带来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出现更多乱象,效率大幅降低甚至停滞,民生和经济发展遇到更多不便,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防疫措施的执行,顾此失彼,处处被动。比如,有的地方着力抓疫情,但如果忽视了消防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等民生和经济发展问题,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影响人们对“动态清零”的信心。
事实上,“魔鬼在细节中”,越是要抓疫情防控,就越是要落细落小落实,重视做好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正因为疫情防控给民生、经济带来更多困难,所以相关领域的公共服务只能增强、增多,不能以防疫为由暂时“等一等”,甚至忽视不做。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下,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倡导志愿者服务,让共产党员干部点对点联系企业和民众提供服务等等,各方面公共服务只增不减、效率更高,这才是正确做法。
第三本,是快与慢的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被迫牺牲一些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想方设法加快某些经济领域发展,横向对比来看,通过“动态清零”防止大规模感染,避免医疗资源挤兑、重病和死亡人数增加等造成更大冲击,比某些西方国家选择防疫躺平、以巨大重病和人员伤亡为代价来提振经济,前者如果能够顺利做到的话,总体上显然更符合人性,也可以说是效率最优。因此为了做好防疫,暂时放慢一些经济发展速度,是可以接受的理性选择。但地方官员绝对不能以为,这就是疫情防控必须全力以赴,经济发展可以暂时被动应付。
必须看到,疫情防控会对原有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冲击,而经济发展停滞同样会造成民生艰难。对中国来说,发展仍然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本身就是最大安全,发展也是做好防疫的基石。因此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干扰,地方官员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抓实抓好。
中央政府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其中,经济要稳住,就必须继续更加努力谋求发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稳,而不是以疫情防控为由静态地、被动地等待。政府部门应该以努力创新、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政策导向能力为抓手,在防控条件下为企业和员工解决各种困难、创造更好条件,帮助他们化危为机,主动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路径,实现新的经济发展。
一些地方出现疫情便“一封了之”,对企业的困难估计不足、照顾不够,对百姓生产生活采取一刀切的管控措施,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乃至酿成一些重大稳定隐患。这正是没有深刻理解“经济要稳住”的意义,没有精准算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发展快与慢的账。长此以往,后果会很严重。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