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来西亚第15届大选分析
刘惟诚
马来西亚大选周六(19日)圆满落幕,希盟以82个国会议席成为此次选举中拥席最多的政党联盟,再度稳住城市地区的基本盘,民主行动党则继续成为联盟内第一大党。虽然希盟夺下最多国会议席,但这个表现相比上届的113席还是有一段距离,因此战绩算不上杰出。至于国阵则是本届大选的最大输家,在各州的国会议席兵败如山倒,仅赢得30席,相比上届的79席,战绩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希盟占有最多议席的战绩,以及国阵不如人意的表现,都符合马国舆论早前对选举成绩的预测。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国盟竟然能够夺下73席,不只取代国阵成为国会第二大政治联盟,所得议席仅比希盟少九席,这些都是远超预期的表现。
要为这三大联盟做个总结的话,在这场大选中,希盟表现中规中矩,国阵是大输家。至于最大赢家,就是一直以来不被看好能够取得超过40席的国盟。
尽管有很多令人大跌眼镜的进展,但希盟和国盟都无法取得过半议席,马国目前已陷入悬峙国会的状态。虽然国盟主席慕尤丁表明,已接获国家王宫的信函,能够着手组织联合政府,不过他们距离执政门槛尚有39席,因此仍须要拉拢其他阵营,包括东马政党共组政府。希盟情况稍好,他们须要30席就能达到简单多数。这种情况意味着马国政治将迈入另外一个最关键阶段,即组织政府的博弈。
当然,国盟能跟谁组织政府,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他们在早前已表明既不会与国阵合作,也不会与希盟合作,所以能够选择的对象极为有限。然而,东马方面,砂盟(GPS)有22席、沙民政(GRS)有六席,也不过28席,还须要加上沙巴民兴党的三席、全民党的一席,甚至要再加入沙巴国阵的七席才算勉强过关。这过程并不会比跟国阵或希盟组织政府更轻松,而且可能也更耗时。所以王宫或许会先让慕尤丁想办法组织政府。
另外,与组织政府同样耐人寻味的,就是令马国舆论感到意外的选举成绩。在这场选举中,巫统、马华与国大党分别只夺下了26席、二席和一席,与上届大选的58席有巨大落差。希盟成绩也是一般,民主行动党依然是希盟最大党,即40席,但要注意的是他们也丢了两席;公正党、诚信党对比上届也分别跌了34%和27%的席次。在上届掀起变天风潮的前首相马哈迪,所领导的祖国斗士党全军覆没,本人甚至还因得票太少而丢失了按柜金。
这些政党和联盟所丢失的席位和选票,都一律流入国盟的口袋。当中的伊斯兰党还以44席一跃成为国会最大党,获得自创党以来的最优秀成绩。因此要说此次大选马国政坛掀起“绿色海啸”也不为过。
这种局面的变化虽是前所未见,实际上却是有迹可循。因为马来选民对巫统的不满,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在酝酿中,所以此次选举成绩,是马来社会对巫统恨铁不成钢的情感投射。
为何我会这么说?其一,巫统自阿末扎希接任主席后,一直试图恢复自身的昔日光辉,对政治议题远比民生议题更上心。这种专注政治的表现在2020年喜来登事件后变本加厉,除了斗倒两位首相,还罔顾一箩筐的马来民生议题,坚持要在雨季期间大选。其二,扎希借用党主席的权力,在国会解散后对党内实施大清洗,不让老树盘根的地方领袖上阵参选,导致党内不稳定,甚至发生失势候选人改投其他阵营的情况,大大削弱本身实力。最后,当然是因为党主席本身官司、丑闻缠身,这些都令扎希成为马来社群里不太受欢迎的领袖;相比之下,强调清廉的土团党和伊党貌似更好的选择。
这三大理由,就是马国掀起“绿色海啸”的最主要诱因。这个海啸或许意味着现在的马来社会相较于过去,已经开始变得更右倾,再加上强调宗教治国的伊党已成为马国最大单一政党,这个国家接下来的政策取向究竟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是马国时事评论员
拉曼大学政治与媒体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