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接纳负面情绪会显得软弱吗?

时间:2022-11-20 09: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笑一笑,十年少。”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积极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

人生在世,难免有磕磕绊绊,也常会出现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最近,#研究称悲伤孤独比吸烟更加速衰老#登上热搜,有网友感叹,遇到消极情绪,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排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教授田宏杰认为,面对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人们可以试着了解其背后的信息和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从而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另外她提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疯狂进食往往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情绪,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无法真正解压。

这些情绪咋来的?

在心理学范畴中,悲伤、孤独是比较典型的负面情绪。当人们的内心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反之则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或者说消极情绪。

“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失去所拥有的东西,而又感觉无能为力时,就会产生悲伤感。悲伤感和丧失感有共通之处,但悲伤感里多了一种无助感。”田宏杰介绍。

她说,孤独感往往是源自社会交往的需求受阻,人们需要陪伴、关爱,希望有人与自己互相扶持,当求而不得时,就会有一种孤独的感受。

不过,负面情绪并非全无价值,人们可以了解它们带来了哪些信息,背后有哪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然后正视这些需求,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田宏杰说,如果一味认为负面情绪不好,刻意压抑,就有可能使其得不到恰当处理,当再次碰到类似情境时,这些潜在的消极情绪可能重新被激活,甚至变得更加强烈。

“或者说,负面情绪代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会促使我们为实现心中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这个角度看,它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她解释。

心情不好时,有人喜欢“吃吃吃”。不过,疯狂进食往往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情绪。

田宏杰解释,疯狂进食能安抚情绪,但其机制是对焦虑感受的逃避和阻隔,通过进食行为中手、嘴、消化道等忙碌的行为占据个体注意力资源,将焦虑所带来的身心感受进行转移和压抑。

这能令人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不到焦虑带来的痛苦,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焦虑情绪下的心理需求。还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令人焦虑的原因还在,焦虑情绪会通过其他形式表达出来,如失眠、胃部不适等。

二是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提示着个体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需要调整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对这些信息视而不见,不但影响目标的达成,也容易在畏难状态下造成个体的行为拖延和内耗。

因此,田宏杰说,不要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焦虑,如果想通过进食缓解焦虑,可以用正念进食法,找到最喜欢的食物,用欣赏的方式慢慢进食,感受食物的滋养,体会自己对身体的关爱。

积极情绪有多重要?

生活中,不少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心情不同,对周围环境、琐事的感受也不同。

田宏杰表示,一个人总是被负面情绪包围的话,其身体会分泌皮质醇,皮质醇会抑制大脑的思考以及一些积极情绪的触发,使人长期处于心情低落的状态。

心理状态不好,进而会影响睡眠、工作效率等等。而不好的身体状态和工作状态,又会反作用于那些不好的情绪,如此一来,令人难以从这种“循环”中跳出来。

田宏杰说,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曾提出一个情绪的“拓展和建构”理论,其中提到了积极情绪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它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血清素,能让神经连接更活跃,拥有更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曾遇到一对前来做心理咨询的母女。在这位母亲眼中,女儿从小到大阳光、乐观,在学校表现很好。然而,就在眼下这个学期,似乎突然变得情绪低落、不想上学。

经过询问,田宏杰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一次,这个女孩参加一个重要的演讲比赛,结果失败了,她并没有因为失败而表现得难过,而是积极地微笑着说以后还有机会。”

“女孩非常积极向上,可是当负面情绪来临时,她过于快速、自动的掩盖了它。等这种被自动掩盖的情绪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遇到一点困难,失落的情绪会被迅速激活。”田宏杰说。

后来,心理咨询师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让女孩回想从小到大每一件可能带来情绪创伤的事情,将不良情绪适当地发泄出来。慢慢地,女孩也以良好的状态重新回到了课堂。

消极情绪如何排解?

从影视剧到社交媒体,这些年,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相关话题时常被提及。

“心理学指向内心,尊重情绪本来的特点,看到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然后帮助人们对症下药,解决原生家庭、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田宏杰解释。

比如在前述例子中,母亲可以采用“同频共振法”,感知女儿的感受,理解孩子失败后的失望,帮助孩子积极接纳消极情绪,同时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积极鼓励,给予支持和陪伴。

人生难免有不开心的事情出现,关键在于如何应对。田宏杰说,首先要接纳负面情绪,允许它存在,不要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安抚情绪。

“当感觉伤心时,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聆听内心的感受,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告诉它‘我在看到你,我在理解你,我想知道你在向我传达怎样的信息’”田宏杰说。

接下来,可以使用“正面法”,让自己慢下来,将行动速度调节成平时的一半,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动作。比如接水时慢慢来,听一听水流的声音。

“这其实还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勇敢地面对负面情绪,在‘慢’的状态下感受内心正向的力量,让积极的火苗重新升腾起来。”她解释。

此刻,当情绪调整得差不多了,便可以做第三件事:主动在周边环境中注入能让自身心态积极起来的因素,在家里挂上喜欢的画,或者听一听喜欢的音乐等,激发积极情绪。

“环境是会说话的,在喜欢的环境里做喜欢的事,能够让我们有掌控感,内心变得稳定、有力量。”田宏杰提醒,一定要在接纳负面情绪和“正面法”的基础上主动调整积极情绪,才会有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的情商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情绪,然后利用情绪,让我们内在的人格更完善。”田宏杰表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