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朔尔茨访华反映复杂中西关系

时间:2022-11-07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朔尔茨访华反映复杂中西关系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率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访问北京。他是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或许因面对西方阵营、德国国内舆论乃至联合政府内激烈的反对声浪,朔尔茨的行程仅有11个小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会面后便离开。无论如何,他的到访象征了中国的外交,在面对美国主导的围堵政策中取得关键突破,也反映了当下日益紧张的中西关系的复杂程度。

朔尔茨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访华,显示德中存在巨大的实质利害关系。随他访华的企业代表包括大众汽车、化学公司巴斯夫、电子与电机公司西门子和德意志银行的董事会主席。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欧元(约3431亿新元)。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今年上半年打破纪录,高达1000亿欧元,德国经济研究所发现,德国经济更依赖中国的市场。朔尔茨在行前也不顾联邦政府六个经济和安全部门的反对,批准中国远洋航运公司收购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股份。

中国对于朔尔茨的来访投桃报李,宣布批准在华外国公民能接种德国BioNTech公司研发的冠病疫苗,使得公司股价飙涨。中国也签署了采购140架欧洲空中巴士飞机的协议,总值170亿美元(约238亿新元)。虽然北京严厉的疫情管控影响了经济增速,对于不少西方国家而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与市场规模,仍然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就在朔尔茨访华隔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主持了西方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再度表达对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侵略的支持。来自绿党的贝尔伯克在朔尔茨行前发出警告,中国虽是西方的全球问题合作伙伴,更是制度系统性竞争对手。她敦促朔尔茨在北京时莫忘表达强硬立场。11月5日的七国外长会议也重申了对华团结的立场,所发布的联合声明表示准备与中国合作,但合作必须符合西方利益。声明在不提台湾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放弃威胁、胁迫、恐吓以及使用武力”。

习近平在刚结束的大陆政府二十大成功取得第三个五年任期,以及他不断呼吁大陆政府要发扬斗争精神,使得外界担心中国会继续强硬的外交政策,加剧和西方的对立关系。朔尔茨访华显示,对抗并非中西关系的必然结果。北京在二十大后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会部分决定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从北京宣布有条件使用德国疫苗、增加国际航班并取消航班熔断机制,表明中国正逐步调整此前的防疫政策,为恢复对外交流乃至采取更积极的外交主动做好准备。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中西关系在短期内便能改善,毕竟美国已经成功说服西方盟友,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安全挑战;并且这一矛盾是建立在难以妥协的价值系统上。可是,朔尔茨排除困难出访北京也显示,对比意识形态,实质的国家利益同样能左右外交政策走向。西方舆论大多批评朔尔茨此行破坏西方团结,但德国的国家利益还是决策里所不能忽视的因素。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建议跟朔尔茨一道访华,以展现欧盟的对华一致立场,但遭到拒绝。巴黎接下来会如何调整对华政策,因而是非常值得观察的动向。

由美国主导的对华围堵尽管来势汹汹,却未必一定导致中西走向冲突,朔尔茨访华证明各国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计算,是有可能改善乃至扭转对立格局。冷战后的全球化合作大局,在国际上促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叠“朋友圈”,不同国家之间重叠的利益,强化了合作的意识。对应当下中西关系的紧张,如何再度构建重叠的“朋友圈”,或许是避免大国冲突的一帖良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