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周末
记者:李在磊
“村BA”火了之后,2022年8月份,县里拨了一笔款,对台盘村的篮球场进行整修扩建。这是全村的一件大事,篮球协会和村委会共同出面,召集全村的老少爷们儿一起,商议篮球场怎么建等重大事宜。
“有时间都可以来听一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一提。”协会会长岑江龙介绍说。
“把钱花在刀刃上,电子计分器、塑胶地面弄得好一点。”一位从外地返乡的年轻村民说。
“要不要搞一个小食一条街?”一位长者目光长远,从全村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么多人来咱们这里看打球,农家乐、民宿可以搞起来。”
篮球协会的年轻人,和村委会的干部们认真记录,暂时采纳了采购先进设备,加盖更衣室、洗手间、媒体室等意见。
这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偏远村子,正在被一系列乡村篮球赛重塑着基层治理模式。这些赛事,被网民模仿NBA、CBA的名称,戏称为“村BA”。而这样的细节,也正悄悄发生在许多村BA赛事火热的乡村里。
10月10日,备受关注的CBA新赛季正式开赛。民间篮球代表“村BA”村民作为特邀嘉宾,登上揭幕仪式,引发强烈关注。在刚刚过去的CBA休赛期,台盘村的一项民间篮球赛事火爆全网,成为2022年度关注度最高的体育现象之一。虽然只是乡村篮球赛,但是球员对抗激烈,攻防有板有眼,竞技水平很高,而且吸引大批球迷观看,网友追捧。
村BA爆火之后,对这个小山村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自治传统和返乡青年
台盘村隶属于台江县台盘乡,在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块刚刚整修、扩建的露天标准篮球场即将竣工。球场一面临街,另外三面修建了阶梯看台,一共有21级。看台上方写着几个大字:“村BA圣地”。在各大平台流传的视频当中,这处网红球场座无虚席,不少人站在马扎、板凳上,伸直脖子观看比赛。夹杂着大喇叭里喊出来的土味解说,敲击锣鼓乃至锅盆的呐喊助威,现场气氛直逼职业联赛。
“我们村打篮球有年头了,只是最近才火起来。”在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的论述中,村民们对篮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村BA火了之后的盲目跟风。
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只要是吃新节,就有篮球赛。”张寿双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台盘村属于苗族村寨,有着在每年农历“六月六”的吃新节举行斗牛、斗鸟比赛的习俗。后来囿于场地和安全的考虑,增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篮球赛项目,并且成为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吃新节是诞生于贵州山地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这里世代偏远、闭塞,耕地面积小且坡度大,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在生产活动的长期协作中,形成互帮互助的纽带关系,吃新节是强化和巩固这种关系的仪式。“村子不大,每家每户都沾亲带故,大家都认识。”岑江龙说,延续多年的传统,在前些年差一点因为人手不够中断。
有段时间,村子里年轻人纷纷去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吃新节的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大约七八年前,村里庄稼收成不好,“六月六”快到来的时候,篮球赛的热心组织者去募资,挨家挨户寻访下来,也没筹到多少钱。“筹不到钱,而且人手也不够。”岑江龙回忆,那一年篮球赛准备停办。
停办篮球赛的消息传出来后,村子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怒气冲冲找到岑江龙家里去,将他批评教育了一番:“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没有我们当年‘雄’。”岑江龙这才意识到村BA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村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联络关系的仪式。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备受冲击的年代,这个纽带作用更加珍贵。
最近三五年,活动组织难度明显降低,而且变得越来越热闹。“我感觉,比我年轻时候还要热闹。”林慧玲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最近几年,村子里的扶贫力度非常大,附近的食品厂、银饰厂、蜂蜜厂相继建起来,陆续有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回到老家,“在老家赚三千,抵得上在深圳赚五千”。
林慧玲年近40岁,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快递代收点。早年间,她在广东深圳的汽车车间做了十几年女工,自学了Excel表格和会计知识。为了孩子读书,几年前和老公回到贵州老家,先是做服装生意,后来帮村民做网购代买,渐渐发展成为代收快递点。“我们村的网购,就是我带起来的。”据她观察,打工者返乡,是最近三五年特别普遍的一个现象。
“有人气了,比赛才有人看嘛。”林慧玲说,从小耳濡目染,自己也很喜欢打篮球,在深圳打工的时候,还是车间篮球队的主力。村BA火了之后,自己的儿子也痴迷上篮球,“打坏好几个球了。这么小就开始迷篮球了”。
摊位抽签和投票表决
台盘村272户近1200人,多为苗族。岑江龙介绍,2022年组织的吃新节篮球赛,总共有176支队伍报名,分为公开组、村村组、中年组、少年组和女子组。一支球队只要交200元报名费即可参赛。村村组规定,必须以村为单位参赛,队员参赛前要查验身份证,禁止非村民参赛。
少年组必须16岁以下,中年组要求40岁以上,所有这些都有明确规定。比赛不对外售票,只要有位置,所有人都可以到现场观看。2022年比赛在7月12日揭幕,一直打到7月20日,最后三天比赛,从9点一直打到次日凌晨3点,决赛颁奖典礼结束后,已是凌晨5点。
“组织一场球赛很累的。”曾雪飞是台盘村篮球队的球员,也是篮球协会的负责人之一,没有比赛的日子,他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和安保等方面的工作。他说,目前为止打架斗殴这样的严重事件没有发生,但是很多小问题千头万绪,一直就没有间断过。
曾雪飞处理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是摊贩争抢摊位的纠纷。来看球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脑筋活泛的村民在球场旁边支起来一个摊子,做起米粉、烧烤和卖水生意。“刚开始先到先得,后来摊位多了,就开始争抢。”曾雪飞介绍,篮球协会出面调解,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双方各让一步。
后来,篮球协会组织了几次会议,觉得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有必要对商贩管理进行规范。于是,在篮球场附近,划出固定摊位,联赛开始之前,发出公告,有意向者提前到协会报名。“他们来报名,我们就组织他们抽签。”曾雪飞说,距离球场近的摊位人流量大,比较抢手,但是不管亏俏,一律抽签决定,公平合理。
公平起见,对占用摊位的商户,收取一小笔费用,交由协会统一管理。吃新节活动结束后,篮球协会会把收支情况公开贴在告示栏里,上面写着每一笔款项的来源。比如台盘村一组、二组村民集资款129720元,商户赞助13820元等,总收入为186366元。
总支出金额和总收入几乎持平,支出包括活动期间项目奖金125572元、裁判费用5764元、购买活动物品25439元等。
“这些都是要公示的。”村支书张寿双介绍说,篮球协会独立运作,村委会不会具体干涉协会运作的具体内容。但是,比赛结束后,他作为村委会代表,会参与到统账环节。不仅会过问账目明细,对于看上去不合理的支出部分,也会提出意见。“其实是起到外部监督作用。”张寿双说。
“我们内部当然会有不同意见,相互争吵很正常。”岑江龙印象当中,争吵最激烈的一次,是关于球场改造方案的选择上。当时主要分成两派,一方认为,现在参加比赛的队伍越来越多,全村一个球场不太够用,应该扩建成为两个场地。另外一派则认为,村里场地空间有限,应该在有限空间里做足文章,球场数量还是维持在一个,但是修建起四面看台,“四面台的话,现场效果会更好”。
两派观点都有道理,双方争执不下。后来,不得不邀请村委会的干部出席会议进行协调,但是仍然无法达成共识。“最后也好办,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曾雪飞回忆,双方的投票数非常接近,修建两个球场的方案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在篮球协会内部,这项决议形成结果,双方再无异议。
村规民约里的篮球条款
像扩建球场这样的大事,篮球协会和村委形成决议之后,还需要举行村民大会,全体村民一起讨论才可以形成最后的决策。“在大喇叭里吆喝,让我们去参加。”林慧玲说,开村民大会的时候,协会和村委先逐项汇报工作,然后让大家提意见,秩序井然。
在她印象中,村里每逢大事,都需要开村民大会商量。很多年以前,篮球场那个地方还是一个梯田,种植着水稻和苞谷。2013年,因320国道建设大开发,梯田所处的沟壑被征用,用来堆放废弃渣土,公路完工后,便被弃用。2016年,台盘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举手表决,同意将此处填平,修建露天篮球场。
“这个比赛,就是全村团结的象征。你不参加,就是不团结。”王再贵是村BA的解说员,其风趣幽默的解说深受欢迎。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村子里有活动,谁家的年轻人不去帮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事”。他们家里的老人家,也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王再贵26岁,本职是一名辅警,平时在城里上班,遇到比赛日,会开车回来帮忙。“没有要求,你是村里的人就行。”他说,篮球比赛特别有凝聚力,对村民也有很强的约束力。
篮球比赛成为全村上下涉及面最广的公共事务。长年累月,篮球场上的规则,融入到村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当中。“球场上的规则,就是台盘的村规民约。”张寿双解释,部分篮球条款已经写进“村规民约”。
例如,传统苗族村落有着“120”的族规,指的是,如果有村民犯错,就得交纳120斤酒、120斤米、120斤肉作为惩罚。后来,村规民约与时俱进,对此类规定进行修正,改为不管球员还是观众,只要闹事、不尊重裁判或打架斗殴,都将列入球场黑名单进行曝光,终身不得踏入球场。“都喜欢篮球,一说不让他们看比赛,那就害怕了。”张寿双说。
“要是在球场上打架,肯定是要禁赛。”曾雪飞说,不光是台盘村的村民心里有一根红线,不能轻易触碰球场规矩,外村的队员和观众,也对最基本的规矩有所敬畏。比赛举行很顺利,基本没有遇到破坏秩序的行为。就连平时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睦起来。
“还有就是,如果打一半投降了,放弃了,那以后也不要再来了。”曾雪飞说,最基本的拼搏精神一定还要有。
“球场上的规矩,大家都得遵守。”曾雪飞说,附近的村寨很多都有吃新节篮球比赛,后来能够汇集到台盘村形成远近闻名的联赛,一方面有着地理位置比较居中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他们村执裁公平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全村有6个手持篮球裁判证的村民,其中2个是国家一级篮球裁判,2个是国家二级篮球裁判。“临时从观众里拉个人来,都能当裁判,决赛才从外面请专业裁判。”曾雪飞说,篮球文化已经融入到村子的血液,“随便找个大叔,都打了几十年篮球,能当得了裁判”。
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村BA火爆之后,给台盘村带来的益处实实在在,非常直接。“矿泉水最好卖。最多一天能卖六十几件。”李志美家的餐馆就开在球场旁边,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吃新节那段时间,台盘村的篮球赛基本是从白天打到晚上,餐馆生意异常火爆。后来,除了吃新节篮球赛之外,村里又组织了美丽乡村赛以及和广东的联谊赛,这让餐馆的火爆生意又延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两次比赛,篮球协会来募款的时候,李志美特意多捐了一些钱,以示支持。她说,前些年吃新节篮球赛差一点停办,如此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火爆,那可就太可惜了。“那几年,年轻人垫了不少钱,所以才能坚持下来。”李志美说。
她开始关心起村子里的公共事务,村民开大会,她也一定要去看、去听,看看大家说些什么。听说村子里要建美食一条街,她感到很高兴,说明来看球的人会越来越多。村BA火爆之后,陆陆续续有媒体过来采访她,问她生意怎么样,卖了多少水。她也会认认真真记录,配合外边记者的采访。
经过村BA这一复杂的基层治理训练之后,村民们的公共意识和素养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但随着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介入,也提出了更为艰巨的考验。
比如,村BA火爆之后,一家公司主动找上门,愿意出资50万元,赞助村BA联赛,条件是让他们公司冠名的球队参加比赛,村委会和篮球协会均表示婉拒;贵阳一位体育器材老板在看直播时,看到一个篮球筐稍稍变形,提出不带商业目的和回报,愿意免费赠送台盘村一套篮球架。那么,这种情况应不应该接受呢?村里又召集篮球协会一起,开会研究。
经过讨论,村干部和篮球协会的年轻人之间首先达成共识,不能把村BA篮球赛作为生意,直接去赚取钱财,而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仍保持村BA联赛的纯粹性,这样才能长远发展下去,才可以依靠村BA火爆人气带来的客流量做点文章。
张寿双介绍,篮球场要一直露天开放,不收取门票,不做商业外租。除了每年固定的吃新节比赛之外,只接受政府部门安排的赛事。球场修缮扩建完成之后,村委和篮协张贴出《台盘“村BA”修缮工作公告》,其中明确指出:“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
与此同时,更为持久、长远的开发计划早已箭在弦上。只要是休息时间,王再贵就回到村子里,拍短视频、开直播,依靠风趣幽默的口才,以及身临其境的解说,积攒下大批粉丝。曾雪飞也不打算再出远门打工了,他正在筹划一个篮球主题的餐厅或者民宿,在老家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