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
普遍认为,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及其大政方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心所向,潮流所往。但近10年来,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命运似乎已发生了某些重大的变故。首先在舆论上,改革开放好像更多流于空洞化的口号,譬如“长江黄河不会倒流”等嗟叹,已经没有了当年邓小平“谁不搞改革开放,谁就下台”的巨大警示与执行力度。
在性质定位上,现在经常称“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在中文的语境里,所谓“一招”多指手段层次的东西,但改革开放的定位不应仅是手段,而是当代中国和中国人安生立命的根本大计,别无选择。改革开放应融入当代中国的成长基因,既是有效发展手段,更是社会文化升级的目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目前中国已超越了改革开放阶段,正处于东升西降和强大崛起。但此说在逻辑上相当不周延。“超越”是什么意思?超越指比原有水准的全面升华:即过去改革如有在某些领域不能碰,现在也开始改了;譬如宪法规定的言论、结社、出版、游行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过去落实不了,现在开始充分开放实现。但实际上这种“超越”发生了吗?如果尚未发生,依然遥远,那就表明改革开放仍是当代中国唯此唯大的第一要义。
改革包括对外 开放包括对内
于是很有必要重温一下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因为原先遵循的传统斯大林特色政经和社会模式无以为继,“文革”式内耗折腾更是祸国殃民,不改革改变这些东西,中国就会被开除“球籍”(被开除出地球)。应朝什么方向改变改革呢?答案并不复杂:朝着合理文明的方向和目标。
开放也是改革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常见的表述多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其实并不准确。改革也包括对外政策,譬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果断叫停了原先文革期间的盲目“大撒币”外援,终止了对东南亚国家搞极左输出革命,实现了中美建交的重大突破;而开放也对内,即让自己的社会和人民开放,恢复高考发掘人才,包产到户解放农民,经济特区大潮涌动,文化艺术再迎春天,这些都是国内开放创造出的崭新良好局面。
现代文明发达国家,大都拥有高度开放流通的社会结构、文化和形态。从哲学角度认知,这归根结底事关自由。崇尚热爱追求自由的国家民族和社会,自然也就是开放的,在这方面无须特别的、更多的呼吁和推动。而封闭其实就是对自由的禁锢和恐惧,封闭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极权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生产或国有垄断,科技上无知反智落后,文化上则狭隘暴戾乖张。
上面提到改革的方向,应是朝着合理文明的方向和目标。而“合理文明”包括了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比较直观:马车文化改汽车文化是文明升级,譬如马车对道路的要求是马路就行了,而汽车则要求高速公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还要求智慧公路;从古代点火为号,到现代数码5G通信技术,那更是文明的跨越,帮助人类走出地域时空的封闭阻隔,进入到高效与智慧发展的快车道。
文明的软指标则更具震撼力,特点包括把传统某些神秘、敏感甚至危险的东西理性化。譬如“权力”在传统政治中,曾是一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领域,而现代文明则开始把权力的概念、规律、程序、架构、管理方法等,纳入到理性、分析、研究和规则的范畴。软指标也包括了操作程序的合理科学解决方案。譬如民主政治中的“三权分立”原则,仅从人类理性思维进步和政治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也是里程碑式的成就。
笔者以为,中国若要真正坚持推动改革开放,就必须推出方向目的明确、可检验、可衡量的具体动作举措,不能光喊空洞口号。在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应矫正极端,走向中庸,因为极端往往意味着拒绝改革,反对开放;换言之,如果改革开放停滞不前,甚至发生倒退,那往往是因为极端僵化,以致丧失了中和开放的活力所致。
推动自由贸易
譬如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何在?那就是应回到中和中庸的策略取向,学会尊重遵循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基本原则和道义。有人说中庸就是服软犯怂,就是丧权辱国,这种心态本身就凸显极端偏执。在过去30多年中,不乏中美关系的良好稳定阶段,试问中国为此是受益匪浅,还是得不偿失?正常思维和头脑对此都不难判断。“战狼式”粗鄙外交于事无补,反将自己陷于战略被动。中国哲学智慧的精髓,主张上善若水,水滴石穿,中庸中和方可造就真正强大的永恒力量。
在经济上必须尽量排除意识形态的无端干扰,推动自由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这被表述成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瞎折腾,把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个以商务内核和贸易自由为主流的社会文化,意味着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鼓励保护新兴创业和民营企业,尊重国际商务和贸易原则,大力围绕市场经济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壮大。这也就是推动开放、规则、民生和创新。
为什么要强调自由贸易?因为这是现代文明国家所普遍遵循的成功发展路径和系统目标,也符合中国的国情特色。一个文明必须以发展扩大生产力为己任,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市场和贸易进步上,才有实现发达幸福的前途和希望。否则,像当代俄罗斯普京、阿富汗塔利班,和朝鲜金正恩那样的“反生产反商贸”势力和策略取向,只会把国家民族引入苦难和绝境。
在社会文化和上层建筑领域,改革开放的对立面,是万马齐喑,鸦雀无声,一言堂及溜须拍马盛行。这些荒唐的东西不根本破除,就是对改革开放的莫大嘲弄和反讽。再加上中国又是一个帝制传统深厚的国度,改革开放在文化思想观念领域的力度和广度,须更大更全面些,甚至可以矫枉过正。
有些惯性思维习惯于贴标签,譬如指责改革开放就是搞“全盘西化”,类似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属于妄自菲薄,因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努力,已初步走出了自身的成功发展道路,这条路当可以愈走愈宽广。至少,坚持推动改革开放,可以确保中国不会滑向当今俄罗斯、阿富汗和朝鲜那样的深渊。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过去30多年中,不乏中美关系的良好稳定阶段,试问中国为此是受益匪浅,还是得不偿失?正常思维和头脑对此都不难判断。“战狼式”粗鄙外交于事无补,反将自己陷于战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