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作者:蔺思含
4月底,巴基斯坦卡拉奇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园内遭遇自杀式恐怖袭击,4名亡者中有3名为中国人;本月自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资本大量涌入巴基斯坦,同时也引来针对中国公民的多次恐怖袭击、当地民众的不满和抗议。《香港01》采访曾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初期规划的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解读中国如何成为巴基斯坦武装组织的目标、以及为何围绕中资的非议不断?
2013年中国正宣布了“一带一路”计划,总理李克强同年在巴基斯坦访问期间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CPEC),两年后,在习近平国事访问期间,两国签订51项协议,标志着自东北连通中国新疆喀什、西南延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Gwadar port)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
陈功说,实际上的政策设计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一带一路的投资问题上,“当时很多人提出来,‘巴铁巴铁’嘛(“巴铁”意指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铁哥们般的长期牢固的盟友关系),对我们周边的兄弟是不是应该优先考虑 ?”
2015年中方承诺投资46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为,预计2030年完工。项目总规模相当于投资金额约为2008年以来巴基斯坦FDI的两倍多,当中,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就达到370亿美元(包括煤矿、风能、水能和核电站项目),此外则还有高速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目前,CPEC累计为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计划总投资额已经超过650亿美元。
“南亚小迪拜”之梦
在整个规划中,位于南部俾路支省的瓜达尔港由于扼守着从波斯湾到阿拉伯海、印度洋的咽喉,地处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红海、波斯湾再到东亚地区的重要航线,一旦与中国陆路相通,就可打破马六甲海峡的限制,对中方而言战略意义重大。
对于巴基斯坦政府,瓜达尔港所在的俾路支省一直都是全国发展最落后、最贫困的地区,分离主义武装运动猖獗,是政府的一个心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就希望借助当时美国尼克逊政府的力量建设瓜达尔港,甚至提出了让美军在此建立军事基地的条件,但美国政府最终因投资成本和风险过高、难以实现盈利,还涉及复杂地缘形势而拒绝。
外资的谨慎态度下,这个一面向海、另一面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的小渔村始终未能摆脱贫困。当地居民甚至会为珍贵的水源而行窃。但陈功表示,瓜达尔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做的好,甚至可以发展为巴基斯坦的小迪拜”。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宣布后的2016年,陈功前往瓜达尔考察期间,甫到达机场便遇到一位当地商人,他回忆指,对方见其一行人从中国来,态度很激动,上前跟他说:“‘你是不是要去瓜达尔港?’还拿出iPad给我们看瓜达尔港建设的宣传片,说非常赞成这个项目。然而,“由于涉及大量资源投放和多边关系,后来的进展并不理想”。
同年11月,经扩建的瓜达尔港正式投入运营,但瓜达尔其他CPEC项目——高速公路、煤电站、机场等项目的延缓,使得瓜达尔港为中心的港口城市建设、经济特区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仍然遥遥无期。据亚洲新闻媒体《第三极》(The Third Pole)去年的报道,瓜达尔仍然没有电力、水、道路连接,互联网、流动电话网络也未能覆盖这一区域。去年,瓜达尔港口管理局主席Naseer Khan Kashani亦承认港口尚未带来商机。
中国成恐怖组织“重点目标”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世代以打渔为生、生活在缺水、缺电当中的瓜达尔民众来说,巴基斯坦和中资初期承诺的美好愿景没能迅速兑现,切实可见、可感的只有庞大的工程项目和大批中国工人的存在、以及全城各处为保护中方安全而布满的检查站。
在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共同影响下,几十年来巴基斯坦境内数量众多的恐怖组织及与其相关的极端组织——包括ISIS-K、巴基斯坦塔利班和俾路支解放军等——在各地袭击政府军和平民。在铜、金、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又有着强烈民族分裂情绪的俾路支省,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俾路支解放军与巴基斯坦政府长期抗衡,攻击中央政府在当地的开发项目。随着中国大举进入,中方人员及在当地的工程项目逐渐成为俾路支解放军的重点攻击目标。
根据全球安全形势洞察(Global Security Insight,GSI )的数据,为了保护中方人员的安全,巴方在2016年派出超过3000名军方人员驻守俾路支省,然而,针对中国人的袭击活动近年来却愈演愈烈。陈功认为,俾路支解放军清楚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的友好关系,中国因此成为组织为了与政府对抗的一大利器。
2017年5月,瓜达尔港建设工地的中国工人遇袭;2019年5月,多名持枪武装人员闯入由中国企业建设的瓜达尔港明珠酒店,并与警方及安全部队展开枪战;2021年4月,该首府圭达市一酒店遭遇爆炸袭击,导致至少4人死亡、12人受伤,当时本在该地下榻的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恰好外出,躲过一劫;2022年4月2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自杀式恐怖袭击,造成4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中国公民。
巴方竭力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中方人员安全,甚至在2020年12月于瓜达尔修建超过20公里长的铁丝网围栏,试图将在瓜达尔港建立一个围城来抵御恐怖组织的攻击。举措经中巴双方协商同意后实施,但工程开始没多久就因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中止。
基层利益被忽视
生活上的不便或许只是次要的,在瓜达尔与卡拉奇,渔民的利益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被触犯。2020年,停靠在卡拉奇港的一批中国捕鱼船引起当地渔民的抗议。尽管政府并未承认向中国提供许可,但巴基斯坦渔业组织怀疑巴方已经私下放行,政府后才明确颁布禁令,不许外国渔船在巴基斯坦海域作业。在瓜达尔,一段连接港口和东部沿海高速(Makran Coastal Highway)的工程阻断了4.3公里长的海岸线,影响当地渔民出海,施工前却未有任何公众咨询。
陈功认为,由于初期缺乏贸易秩序、纪律方面的共同法律和制度框架,许多到巴基斯坦投资的中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当地的营商活动缺乏约束,照搬在国内的营商模式——“有什么事就找领导”,过程中却忽略了当地民众的多方利益。
面对中巴经济走廊推进中出现的重重问题,陈功指出,他们曾提议应当设立统筹机构来管理和规范,但最终不了了之,中方企业盲目涌入、缺乏预先协商就推项目的情况仍在发生:“国内有一些简单的金融和资本安排,整个战略层面上的收益看不到,钱花了不少项目也做了不少。但做了很多,大家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呢,还是指责变得更剧烈了?明显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