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新闻网
作者: 杨颖超
自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选择将加入北约入宪后,就把举国带入一场危险游戏。结果搞到俄乌战争开打,游戏变成现实。为了解套,他正开辟一个新的“战场”,目标对准西方政客,希望透过媒体形成的国内民意压力,让讲究现实政治的西方政客团结在他周围。问题是,有什么后座力呢?
战事一起,外界本以为乌克兰撑不过几天,不料战火至今已烧过百日。西方政客算盘极精,从开始保持距离、到后来发觉人民同情弱者,对自身选举有利,纷纷开始蹭乌克兰局势,甚至前往战地以身试险。例如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进行时,左右两边候选人互控对方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德国在野党党魁默茨(Friedrich Merz)则在地方选前到访基辅,批评执政党软弱。
但即便如此,考量到俄罗斯的报复实力,武器资源还是给的有所保留,美国更被认为在利用乌克兰打消耗战。面对这些问题,泽伦斯基从开始向国会演说、对政治菁英沟通策略,转向透过西方媒体专访,直接诉求当地民众,给政客施压。然而,这个作法,到底会让多少政客不顾本国利益?令人存疑,更恐怕会把自己逼入不利谈判窘境。
且看最近《经济学人》透过对泽伦斯基专访,谈到乌俄战争的系列文章,包括四月推出〈为何乌克兰一定赢〉,与五月〈乌克兰需要支援,而不是胆怯的建议〉。第一篇文是对泽伦斯基专访的延伸。访谈中,总统认为乌克兰会赢,因为他们是在保卫自己家园。最后呼吁全世界,拿出道德勇气和俄罗斯划清界线,加紧制裁,力挺乌克兰才能确保欧洲的和平安定。
第二篇文更进一步形容部分欧洲国家过于软弱,目的在催出更多军援帮助乌克兰。例如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我们绝不能羞辱俄罗斯,以便在冲突停止的那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开辟出路。”该文主张,如果普京的侵略得到回报,世界将面临巨大危险,他迟早会想在乌克兰以外的地方重施故技。
上述论点铿锵有力,诉求重点对准人民,形塑立场坚定印象。只是泽伦斯基除拒绝外交讨论妥协方案外,还宣称乌克兰目标仍然是收回所有领土。这会形成对自己的道德压力,不利弹性谈判选择。毕竟西方媒体帮泽伦斯基影响国内民意,总不成乌国自己先示弱。最后结果,恐怕会是要等乌克兰力竭才走上谈判桌。没有实力的谈判,结果可想而知。
泽伦斯基现在应该会后悔,自己做了错误选择。面对俄罗斯压力,乌克兰不是唯一一个。芬兰在冬季战争死伤惨重后,坚持芬兰化国策那么久,趁此机会和瑞典寻求加入北约,这等于是利用乌克兰吸引俄罗斯炮火。在战略选择上,北欧两国高明许多。如果芬兰最终能入北约,世界或许可以说芬兰化已经不存,但俄乌战局结果,恐将是另个芬兰化的乌克兰出现。
其实类似经验本国也有。芦沟桥战前主政的蒋中正,面对日本步步进逼,一直忍让,打的算盘就是希望把战火引向日本跟苏联,只是最后计划不成,中日最终先战。当时国民党人包括汪精卫等预言中国即使打赢日本,必然筋疲力竭,大陆政府会是最后获利者。只是与日本战,实为不得不然的结果。然而,现在台湾有没有选择呢?看看别人血泪经验,台人应该好好反思。
作者是台湾铭传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