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
上海抗疫破防无疑是今年中国最大的“灰犀牛”之一,因为上海的“精准防控”此前在中国始终有口皆碑。例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有条不紊的检测,和年初在一家奶茶店因疫情被关闭后,奶茶店两旁商店照常营业,这些“神操作”在中国为人津津乐道,也是以此对各地动辄封城的一刀切做法表达不满。尤其在去年底西安因疫情封城之际,人们都很自然地用上海来对比西安,甚至如此调侃:除了兵马俑以外,西安还有什么?
因此,上海的破防局面出乎所有人意料,而且疫情肆虐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2019年底疫情最先在武汉暴发,武汉因此封城两个多月,但武汉的累计确诊病例也就5万零333起,而上海从2月26日发生疫情以来,截至4月30日累计病例已达5万3206起。2020年上海全年的本地确诊病例仅为349起,去年是388起。再对比一下全国病例数更令人目瞪口呆:去年中国全年累计病例仅为1万5243起,这次疫情失控后即便上海所有的会展场所临时改建为方舱医院,也无法收治所有病人,还得由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收治了3万名病人。另外,截至4月11日全国支援上海的医护人员已超过4万人,而两年前全国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也就4万2000人。
还有一项数据也令上海非常难堪,那就是死亡病例。同样截至4月30日,短短10来天,上海死亡病例已多达432起,而去年全国的死亡病例一共只有2起,死亡率仅为0.013%。仅用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为80岁左右的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而且大多未接种疫苗来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因为全国各地确诊病例中也有为数众多的老年人,同样患有基础疾病,很多也未接种疫苗,但都没有导致死亡,何以上海的死亡病例就如此飙升并居高不下呢?
何以上海从精准防控的“优等生”,突然一溃千里、一败涂地呢?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是否是因为抗疫的指导思想、对策思路发生了巨大转变,令上海无所适从,而出现一连串的混乱局面?包括急诊病人因未能及时救治而撒手人寰的可悲案例,甚至在封城初期还频频发生市民无法及时得到蔬菜等食品供应而坐困愁城的极端状况。上海人口接近2500万,是全球最大城市之一,居然出现如此超出想象力的烂摊子局面,对此前一直以良好城市治理著称的上海而言,显然是匪夷所思。
须交代上海“掉链子”原因
上海抗疫如此“掉链子”的原因,应该向全国人民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不知最终是否会有这样一个说明?如果有,它是由上海发布还是由国家层面发布?因为上海发生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显然已超出上海层面,对此做出科学解释,从中汲取足够教训,有利于今后中国的抗疫工作,防止再度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
从3月封城以来,上海出现一系列乱局,由此对多年形成的良好城市形象显然是个重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座城市欲形成良好声誉,绝非短时期内所能奏效,须要日积月累。而毁坏一座城市的形象,只是旦夕之间。有些已定居上海多年的外国人,由于无法忍受封城所带来的持续折腾,已明确表示疫情后将立即离开。这对上海多年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据统计,目前在上海定居的外国公民约21万5000人,尽管这在全国已是最多的,但毕竟还不到上海人口的1%;而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外籍居民所占比重。上海除了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以外,增加外籍居民定居人数,也是市政府多年来的重要工作。如今由于疫情封城而使这一努力遭受挫折,显然是上海所始料不及。
上海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全球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和中国海岸线中点,所以开埠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的经济和商业中心,也一直是中国对外最开放的城市。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如何,仅从邓小平的相关表述就可见一斑。1978年邓小平应邀访问新加坡之际,曾对李光耀如此表明心迹:“如果我要管的就是上海这一个地方就好了!”晚年他连续七年在上海过春节,并曾不无惋惜地表示:“上海搞晚了,浦东开发晚了!”由此可见他对上海的期望何等殷切。
上海早就确立建成全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目标。从2010年以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2年在全球名列榜首,《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则显示,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仅次于伦敦和新加坡,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上海已然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也正因如此,上海由于封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明显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面。正是充分认识到上海这一重要地位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所以在决定封城前一天,上海还明确表示不考虑采取封城这样极端的措施。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多年来也一直秉持这一指导思想来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2010年成功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使上海在国际社会声誉鹊起,以至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通过有关人类住区问题的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一天是上海世博会的闭幕日,而“世界城市日”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获得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支持。此举充分表明:上海的全球化努力不仅推动了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带动了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由于这次抗疫破防而导致上海名誉受损,无疑令人扼腕痛惜。
笔者孤陋寡闻,对上海封城所产生的诸多重大负面影响,虽然也在网上看到许多吐槽和嘲讽,其中还主要是由暂时失去自由和生活严重受困的上海市民发出的,却鲜见来自外省市网民的刻薄评论和挖苦。境外媒体对此当然也有不少报道,但幸灾乐祸基调的并不多,更多是期盼上海能尽快克服疫情,及早走出困境,重新振作起来,抖擞跻身再出发。
笔者衷心期望上海能够不负众望,在疫情之后彻底卸下包袱,经过全市人民戮力同心,不懈努力,尽快恢复此前的国际声誉和形象,迎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作者是中国上海退休学者
何以上海从精准防控的“优等生”,突然一溃千里、一败涂地呢?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是否是因为抗疫的指导思想、对策思路发生了巨大转变,令上海无所适从,从而出现一连串的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