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历经武汉封城后,中国过去两年凭借“清零”政策,在抗疫上成效显著,但4月以来上海封控的次生灾害却引发民怨连连,出现抗疫疲态。面对诡谲无常的奥密克戎毒株,以大刀阔斧、强而有力著称的中国举国体制,如何变得更加灵活、弹性、细致,将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自2020年暴发冠病疫情以来,中国以举国体制维持“动态清零”,成效显著。中国官方今年3月也提出,中国防控疫情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脉络中,上海一直主张“精准防疫”,避免封城。外界也一度认为,上海有望摸索出一套较为开放的防疫模式。
未料,随着这一轮疫情失控,“上海模式”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副总理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下令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红三代、网红评论员“兔主席”也发表评论,批评上海失误、大意,才致破防,并指任何地方都“无权自行探索所谓‘共存’模式”。
而上海自3月底实施封控以来,食物短缺、医疗服务匮乏等次生灾害乱象,也引发民怨如潮,不满封控的情绪持续在网上发酵,并在4月22日周五晚间掀起高潮。
一段名为《四月之声》的空拍视频当晚在中国社交媒体疯传。这段六分钟的视频里,除了记录封控下静止的上海街貌,更通过音频呈现官方防控的说法变化,以及居民对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就医困难的控诉等。
这段视频在后续几天陆续遭各大网络平台下架。视频创作者则透过个人微信公众号“永远的草莓园”发文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热爱这座城市,制作视频的本意是客观记录前段时间上海发生的一些事,知道在特殊时期有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努力和克服。
创作者说,因为发现视频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已超出自己的预料,加上观众对其影片的解读与他制作视频的“原意”相去甚远,他决定自行删除视频。
再套用武汉式封城应对学者:须探讨是否合适
虽然《四月之声》在中国网上绝迹,但对封控不满的讨论却未停歇。
不少人再度涌入疫情吹哨人之一、已故武汉医师李文亮的微博留言,宣泄封城下的心情,以及对防疫政策的无奈;也有部分网民回顾起中国作家方方在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写下的《武汉日记》。
对于中国官方“动态清零”政策与民众不满封控的矛盾,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杨大利(Dali L. Yang)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在奥密克戎之前,中国的封控成效显著,民众的接受度也高,但疫情发生至今两年有余,如今有了较好的药品、疫苗,对病毒也有更好的认识,需要探讨的是,“完全再用武汉式的封城做法,这样的代价是否合适?”
他认为,上海这次面临的问题不在于“封控”,而是在于“如何执行好”。从种种次生灾害看来,上海并未汲取之前武汉封城的教训。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伟峯在前年武汉疫情过后曾发表期刊文章,提出在大陆现行体制下,要在疫情中维持社会稳定,又要持续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难以并行不悖。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进一步指出,近期的上海案例凸显中国举国体制缺乏弹性,而当封控、清零上升到“制度优势”层级时,更不可能说变就变。
曾伟峯认为,中共今年下半年要举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进行高层换届,二十大前一切“稳字当头”,如何在清零目标下,加强基层治理、减少社会不安、维持民生消费,以凸显制度优势与社会对政府的支持,才是北京当前考量的重点。
面对快速变化的奥密克戎毒株,世界各国已逐渐走向与病毒共存和打开门户,中国的清零政策将坚持多久?对此,曾伟峯研判,除非出现严重的黑天鹅事件,否则一切都要等到二十大后,才可能出现“由上而下”的政策转变。
杨大利也认为,正是因为中国的举国体制让疫情防控得宜,才让政府必须坚持现有模式,“显得有些骑虎难下”。
不过,杨大利指出,虽然现阶段中国开放的可能性极低,但在过去两年里,中国事实上仍维持“有限度的尝试开放”。因此他认为,面对全球逐步走向解封,在这一轮疫情过去后,相信中国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探索。
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受访时则提到,上海民众对封控的批评,得以在网上不断呈现,某种程度反映官方的有限度包容,这些民众的声音后续是否会成为压力,促成封控乃至清零措施有所转变,值得关注。
张弘远认为,中国政府近期陆续同意外国疫苗入境、批准mRNA疫苗进入临床实验等作为,可看出官方确实在反思现有防疫策略。因此,他推断,未来北京虽然会维持清零政策的优势地位,但在实质操作上应会做出修正,而这套新模式,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抗疫“举国体制Plus”(举国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