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形容,“关税”是字典中最漂亮的词汇。在宣誓就职不久,他就以墨西哥与加拿大没有尽力控制非法移民与芬太尼类鸦片进入美国为由,向这两个邻国加征25%关税。在墨加两国承诺加强边境管制后,特朗普延缓关税措施30天,但指后续的谈判仍然艰难。
同时,他也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个措施如期在2月4日执行,引发中国的反制,对美国能源机械等产品加征10%至15%不等的关税。这象征特朗普2.0时代,美中贸易战正式开打。
特朗普恫言要把关税措施扩大到欧盟,而欧盟官员则表明将予以坚决回应。对于特朗普而言,关税措施不仅增加美国国库收入,也是外交工具,以使“美国再次伟大”以及“受到尊重”。他的关税大棒不仅打向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美国的盟友与传统贸易伙伴也难以幸免。与美国有贸易或投资关系的国家,都在密切关注特朗普的言论与动作,新加坡也不例外。
外交部长维文在国会指出,新美两国有实质和多方面的长期合作,新加坡预计不会成为美国直接加征关税的对象。他说,美国是新加坡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也是商品贸易的第二大伙伴国;美国在新加坡的投资,超过它在中国、印度、日本以及韩国合计的投资总额;此外,美国对新加坡的贸易存在顺差,2023年约达380亿元。
不过,他强调,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意味着任何贸易摩擦,或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倒退,都会对新加坡带来连锁反应。他提醒国人,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经历一段动荡期。
单边的关税措施,虽然可为征税的国家带来短期税务收益,但它推高入口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并可能进一步推高利率,使经济陷入衰退。互相报复的关税战,则会导致两败俱伤,并干扰全球的供应链,殃及其他国家。
关税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逻辑,但是在全球化逆转与保护主义浪潮下,它已成为政治现实。面对动荡的国际环境,维文强调,除了美国,新加坡也须全方位与各个崛起中的权力中心打交道,包括中国、印度、欧盟、非洲和南美洲。
新加坡是全球跨国企业的汇合中心,来自美国、中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企业都在新加坡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以配合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或是开拓东南亚市场。跨国企业群集新加坡,固然提升新加坡的价值与地位,但也可能使新加坡无辜被卷入大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中。
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最近推出低成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震撼全球,就有美国媒体猜测,这家中国企业是否通过新加坡的中介,从美国公司英伟达获取美国政府出口管制的晶片。
英伟达指出,它在新加坡的营收虽占公司总额约22%,但产品主要是运往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运往新加坡的出货量微不足道。它向新加坡贸工部指出,没有证据显示DeepSeek从新加坡获取美国出口管制的晶片。新加坡贸工部表明,新加坡与美国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并会对藐视法律的个人和公司采取果断、坚决的行动。
中美科技战短兵相接,新加坡身处其中,类似的威胁可能挥之不去。不过,常言道,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在特朗普1.0时代,不少企业为了分散风险,采取“中国加一”的政策,到东南亚国家投资,中国企业也积极走向本区域,使新加坡从中受惠。
在特朗普2.0时代,新加坡有必要与区域国家加强联系与合作,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自由贸易体系。此外,新加坡有必要继续提升自身的价值,冷静及灵活应变,从危机中寻找机会。毕竟,新加坡独立60年以来,都是在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