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春节档电影的背水一战

时间:2025-02-04 22: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下午察:春节档电影的背水一战

节节高升的中国电影票房,成为今年春节期间最受人关注的数据。

中国农历新年假期最后一天(2月4日),包括点映及预售的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已突破90亿元(人民币,下同,17亿新元),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纪录。这也使得今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累计总票房突破100亿元,超越北美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今年春节档的总观影人次也突破1.7亿,同样刷新历史纪录。

春节档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新高,对去年来陷入低谷的中国电影行业,乃至疲弱的消费市场都是一剂强心针。

背水一战的春节档

中国国家电影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较2023年蒸发超百亿元,降幅达22.6%。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冠病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不及10年前2015年的437.73亿元,显示电影行业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复苏。

过去一年,从“五一”档、暑期档再到中国国庆档,都未能提振电影票房,年末的圣诞档更是寒风瑟瑟。电影票务平台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圣诞档总票房仅收获7724万元,平安夜单日票房3846.74万元,创下近10年新低。

随着消费水平降级和微短剧异军突起,春节档已成为许多中国观众一年中唯一一次进影院的时刻。2024年年底,影评人谭飞就指出“守住春节档事关中国电影存亡”,呼吁电影行业合力为今年春节档造势。

和以往春节档多是喜剧电影相比,今年六部档期电影都是高成本、大投入作品,背后集结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博纳影业、横店影视、中影集团和阿里营业等多家头部民营电影公司、国资力量和互联网巨头,被称为中国电影行业“倾尽全力的背水一战”。

1月22日,2025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图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和《熊出没:重启未来》的卡通人偶形象与《蛟龙行动》主创同台宣传造势。(中新社)

此外,六部春节档电影中,有五部都是此前票房大爆的系列电影续作,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续作,第一部票房超50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是2023年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续作,前作票房超26亿元。就连唯一不是续作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改编自经典武侠IP,在上映前就奠定受众基础,寄望以此留住老粉丝,吸引新观众。

从结果来看,重工业大片和知名IP云集的“最强春节档”,从1月19日预售开启后就捷报频传,先后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元纪录和最快破4亿纪录。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连续七天单日票房突破10亿元。

六部电影中,口碑最好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领先,目前已突破45亿元,占据总票房半壁江山,并超越《唐人街探案3》登上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票务平台预测该片票房将达到72亿元,打破由《长津湖》保持的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今年春节档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突破45亿元,有望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电影海报)

补贴带动电影消费

今年春节档人气爆棚,也与片方、票务平台和地方政府的购票补贴紧密相关。

统计显示,六部春节档电影都推出了久违的19.9元低价票,票务平台猫眼与淘票票则不约而同地上线春节档观影券包。中国国家电影局去年12月启动的“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则在三个月里与支持机构联合发放不少于6亿元观影消费补贴。

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甘肃等多地政府均在春节期间向当地民众发放观影消费券。北京在1月29日(大年初一)至2月16日(正月十九)期间投入3300万元发放观影惠民券,广东的电影消费券规模更高达3800万元。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不少民众来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丹砂街道的中影国际影城观看电影。(中新社)

各方大力补贴电影消费的背后,是疲弱了一整年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比上年增长3.5%,但远逊于2023年的7.2%涨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0.2%,显著低于3%左右的官方目标。

在整体内需不足、消费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明确消费拉动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开年来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扩大消费补贴范围,旨在提振低迷的需求和消费,对冲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这个增长引擎的冲击。

路透社报道分析,今年法定春节假期从七天延长至八天,也是官方为刺激消费而做出的调整。

消费复苏还是消费降级?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在宏观预期未发生明显转变之际,春节期间电影院人潮涌动,是否因为民众以看电影取代外出旅游,是消费进一步降级的体现?电影票房的火热,是否侧面印证整体经济的冷清?在消费信心依然欠缺之时,春节档的繁花似锦,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2024年春节档票房也取得81.52亿元的骄人成绩,但此后电影市场依然陷入低谷,电影因预期不佳而临时撤档屡见不鲜。

除了电影票房,春节假期另一项重要消费指标就是旅游消费。

中国文旅部去年春节后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人均旅游消费1335元,较2023年回升9.4%,但仍较疫情前的2019年回落10%。假日天数调整后,春节人均日均消费较2023年与2019年则分别回落4.3%与21%。

2月3日晚,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游人如织。电商平台美团发布的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前五天,“春节旅游”搜索量整体上涨168%。(中新社)

电商平台美团星期一(2月3日)发布的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前五天,“春节旅游”搜索量整体上涨168%,异地消费者贡献的餐饮团购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48%。

旅游平台飞猪星期二(4日)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去年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中国文旅部预计本周将公布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数据,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会在星期天(9日)出炉。繁荣的电影春节档票房是消费复苏的先兆,还是消费降级的表现?届时可见分晓。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