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豪:历史性访瓦努阿图 马克龙口中的“新帝国主义”指的是谁

时间:2023-07-29 10: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作者:叶德豪

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7日在其为期一周南太平洋岛国行程的第二站瓦努阿图(Vanuatu)发表演讲,警告南太平洋岛国要对其口中的“新帝国主义”保持戒心。这一番话出自瓦努阿图的前宗主国之一(另一个是英国)的法国,特别显得突兀。

马克龙警告:“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大洋洲,一种正在出现的新帝国主义、一种权力逻辑正在威胁不少国家的主权,这些国家是最小的、往往是最脆弱的。”虽然马克龙接着提到非法捕鱼和带有不公平条款的债务,却没有点名任何国家。

作为历史上首位访问主权独立太平洋岛国的马克龙,此行的目标,一方面是要尝试缓和法国海外领土新喀里多尼亚(Nouvelle-Calédonie)的统、独冲突,另一方面则是要展示法国的印太战略,为区内国家提供中、美之外的“第三选择”。

在瓦努阿图的行程过后,马克龙紧接着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之后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有可能会跟该国达成安全合作。(此前美国已跟巴布亚新几内亚签订了防务合作,据报将为美国开放6个军事基地,为期15年。)

作为前殖民主,公开警告自己的前殖民地要当心“新帝国主义”,固然有点政治不正确,但马克龙对于“法国版印太战略”的这种包装确实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自去年中国破天荒杀进传统上属于澳洲、新西兰的后花园,与所罗门群岛签订安全合作协议之后,区内外英语国家以及日本就迅速扩大他们对以往被忽略的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工作。美国在中所安全合作协议达成之后,就迅速建立起由美英澳新加五个英语国家以及日本组成的“蓝色太平洋伙伴计划”,以协调各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又筹办了首个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在区内多国重建大使馆,高层频密到区内访问——本周美国内政部长哈兰、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都访问了区内国家。

一时之间,这群充满绝美海滩、看似远离尘俗的岛国恍惚变成了中美大国角力的战场。人们当然也就记起二战时候这里的战争惨况(部份遗迹如今已成旅游景点),担心自己终有一天会再次变成大国竞争之下的炮灰。

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对区内的介入还是以非军事的项目为主。奥斯汀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之时也表明美国无意在该国建立长期军事基地。而得到大国青睐的岛国们,也有了更大的政治舞台去推动他们关心的国际合作项目,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然而,“左右逢源”和“左右做人难”往往只是一线之差。在此,坚拒加入美国“蓝色太平洋伙伴计划”的马克龙,就成为了太平洋岛国们可以购买的“保险方案”。

事实上,法国在太平洋尚有不少海外领土,使法国成为区内拥有最大经济专属区的国家。法国在此也有近160万人口和7000驻军。马克龙也一直将法国定位为太平洋国家。

虽然如此,字面上是太平洋国家的法国手上的只是殖民历史的遗留,法国在区内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非常有限。正是这一点给了法国一个特殊的中立地位。马克龙一方面暗批中国,另一方面又阻止北约将势力扩展到太平洋西岸的做法,也确实突显出其作为中、美之间“平衡力”的国家定位。

对于马克龙而言,其印太战略的目终目标当然是希望统合整个欧盟或欧洲的力量,经由法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权领土作海外投射,将欧洲演变成一个可与中、美比肩的“世界第三极”。不过,事实上,欧洲的老牌殖民国家之中,只有法国还有这样的剩余大国梦。连德国也曾表示有意加入美国的“蓝色太平洋伙伴计划”,聊作给给美国面子。

因此,区内国家都知道,远在天边的法国即使有心也将无力在区内建立起可跟中、美比较的实力。但有法国这样的一个“第三靠山”,这些国家却可在有需要的时候借法国介入出面平衡中美。

马克龙当然也知道这是现实的情况。其“新帝国主义”言论之所以不点名任何国家,就是要显示出法国的“灵活性”。在个别的事态中,这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美国,而愿意助力区内国家抵御任何一方过份施压的正是法国。

对于太平洋岛国而言,这是他们乐于接受法国参与区内地缘政治的主要目的。对于马克龙而言,这大概是其透过法国将欧洲建立世界第三极的手段而已。但此刻,前者的目的却与后者的手段形成了一种颇为匹配的契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