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忆:本笃十六世的漫长告别

时间:2023-01-09 09: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本笃十六世逝世

新加坡·郑杰忆

2013年2月28日下午5点08分,钟声响起,直升机飞越圣伯多禄大教堂,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从空中离开他担任教宗八年的梵蒂冈,飞往教宗位在罗马市郊的度假庄园冈多福堡(Castel Gandolfo)。身为天主教保守派的旗手,他捍卫基本教义,反对同性婚姻、女性主义和宗教多元主义。但他的退位带来石破天惊的改变,打破近代教宗终身奉献的惯例,承认神圣的光环无法抵挡人类的病老。2022年12月31日,本笃十六世去世,当荣休教宗的时间近10年,超过当教宗的八年。

上一位教宗退位是在600多年前天主教会分裂时。15世纪初,亚维农的本笃十三世(Benedict XIII)、意大利比萨的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两位“对立教宗”(Antipope)与在罗马的额我略十二世(Gregory XII)争权,额我略十二世在1415年宣布退位,换取罢黜两位对立教宗,1417年选出玛定五世(Martin V)后,结束了天主教会的分裂。与本笃十六世一样基于自由意志退位的教宗,则要上溯到在1294年辞职的雷定五世(Celestino V)。

本笃十六世的私人秘书、视他如父的总主教甘斯魏(Georg Ganswein)最后一次巡视教宗寓所并关灯时,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让他忍不住落泪。倒是本笃十六世十分平静,他安慰所有助理:“走了一个教宗,来了另一个教宗,但基督永远在。”

2013年3月1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枢机主教在闭门会议上选出新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来自阿根廷的方济各坚持留在枢机主教的旅馆“圣马塔之家”(Casa Santa Marta),本笃则在5月2日入住教会之母修隐院(Monastero Mater Ecclesiase),面积只有半平方公里的梵蒂冈城内,如今有两位教宗,但教宗寓所空荡荡,象征着天主教会的空虚与动荡。

本笃的去世结束了特殊的“两个教宗”时期,但天主教会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纷争方兴未艾。

不计毁誉捍卫传统与教义

原名若瑟·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的本笃十六世于1927年出生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天主教家庭,年纪轻轻就已是声名远播的神学家。在反省纳粹历史时,德国神学界有人主张,天主教会过度强调服从导致助纣为虐;拉青格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强调唯有教会更集权中央、教义固若磐石,才能对抗敌对的政府,这个看法贯穿了他在教廷的作为。1981年,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召唤拉青格到教廷担任信理部长(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借重他的神学长才,为深受现代化影响的教会“拨乱反正”。

在担任信理部长期间,拉青格不计毁誉捍卫教会的传统与教义,批评摇滚乐反宗教,女性主义不在乎真理,只截取有助于他们议程片段主张。若望保禄二世举办跨宗教的和平祈祷会,拉青格说:“这不该成为一种模式,因为可能助长宗教都是一样的相对主义。”

清理教会性侵问题

充满个人魅力的若望保禄二世重振教会活力,也是冷战时期对抗苏联阵营的战将。拉青格内敛慎思的风格与之截然不同,他在2005年成为教宗时,谦卑地表示他是“上主葡萄园中的谦卑工人”,但他也明白,若望保禄明星般的光彩遮掩了教会问题,他在枢机会议上严词批评“教会藏污纳垢”。

本笃十六世就任后,开始调查教会遮掩多年的性侵问题,对此道歉,停止了400多名神父的职务,并在出访时接见了受害者。揭发教宗贪腐内幕的意大利记者努济(Gianluigi Nuzzi)指出,“这是教会第一次卸下沉默的假象,正视受害者的脸孔。”

然而,性侵丑闻一直纠葛着退位后的本笃,德国教会指责他在担任慕尼黑主教时,掩饰当地神父的偏差行为。与本笃深交30多年,并为他撰写传记的德国记者席瓦德(Peter Seewald)指出,这些指控并不恰当;问题在于,许多人认为本笃做得不够多。

退位后的本笃在隐修院阅读、听音乐、祈祷并接见访客,随着年老力衰,晚年的他讲话气若游丝,像是沉默的教宗,但他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关他、他的神学、他与教会保守派的关系等相关讨论,盘据媒体版面多日,在他的丧礼后依旧甚嚣尘上。席瓦德相信,本笃的神学著作将千古流传,启发任何想要探索天主教和基督奥义的人。

本笃有关耶稣的著作,每一部都销售超过百万册,除了是“畅销作家”,他还是专业级的钢琴家。他与哥哥乔治(Georg Ratzinger)的四手联弹巴哈曲目,犹如天籁,助理多次说服本笃录制一段影片让教徒们聆听,呈现他亲民的一面,但本笃坚持这是私领域的休闲,不愿公开。

难以驾驭庞大复杂机器

拉青格忠诚捍卫教义、内向拘谨,也不恋栈权位。身为若望保禄二世最信赖的助手,他在担任信理部长的23年间,在权力争夺激烈的教廷内,不属于任何派系,也没建立自己的人马。这些优点在他成为教宗后,在尔虞我诈的梵蒂冈和暗潮汹涌的教会里成了缺点,难以驾驭管辖散落全球各地13亿信徒的庞大复杂机器,终于在年老力衰后,做出退位的艰难决定。

继任的教宗方济各长期在教区牧灵,喜爱与人相处,擅长直入人心的简洁有力语言,与本笃的学院派作风南辕北辙。方济各一直笼罩在本笃的阴影下,除了个人风格差异外,方济各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离婚者领受圣体、同性恋,还有已婚男性担任神职等敏感议题的宽容态度,都招来保守派的挞阀。许多人以本笃之名抨击方济各,甚至宣称有两位教宗,尽管本笃多次表明“教宗只有一个,我完全服从于教宗”。

本笃坚守教会合一,有意或无意间成为保守派攻击方济各的堤防。在他离世后,保守派失去了象征性的领袖,对方济各的抨击更加肆无忌惮。丧礼前夕,甘斯魏披露,方济各禁止古老的拉丁礼弥撒,让本笃心碎,煽动本笃生前极力扑灭的纷争火苗,还有人摩拳擦掌,策动方济各也打破惯例退位,筹划选举下一任教宗的闭门会议。

“两位教宗”的非典型时代落幕,但回归常态的梵蒂冈,或许正航向更加凶险难测的海域。

作者是旅居意大利的记者

退位后的本笃阅读、听音乐、祈祷并接见访客,晚年的他讲话气若游丝,但他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关他、他的神学、他与教会保守派的关系等相关讨论,盘据媒体版面多日,在他的丧礼后依旧甚嚣尘上。他的传记作者席瓦德相信,本笃的神学著作将千古流传,启发任何想要探索天主教和基督奥义的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