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台湾包括县市长在内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九合一选举)昨天落幕,在选战焦点的六大都会(六都)市长角逐中,国民党不仅保住新北、台中两市的既有优势,还一举赢得台北、桃园两市,六占其四;民进党的执政县市则由选前的7个萎缩到5个,不仅台北市长铩羽,更丢掉在北台湾的最大堡垒桃园。民进党这次大败,除了台湾选民在地方选举惯常的钟摆平衡心理外,与绿营惯用“抗中保台”牌失效有关,而蔡英文政府近年在防疫等方面的施政备遭诟病,很多中间选民特别是年轻选民抛弃民进党,是其败选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台湾的22个县市中,除国民党执政的嘉义市因突然有候选人病逝,市长选举要押后到下月18日外,21个县市长都在昨天选出。从得失看,绿营民进党由7变5,蓝营暂维持13,白色力量的民众党保持一席,无党籍斩获两席。单看数字似乎变化不大,但国民党失去的3个县市,苗栗、金门两县都是输给无党籍候选人,只有澎湖是败于民进党,但赢的却是台北、桃园两大都市,且桃园是从民进党手上夺回。在南部民进党票仓屏东,国民党候选人仅以些微差距负于民进党,台南与绿营的差距亦有缩小,而在国民党连任市长的新北、台中两大都市,赢绿营的比例都较之前扩大。
由于这次选举被视为蔡英文的“期中考试”,亦是2024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所以绿营十分重视,领导人亲自提名各地候选人,对重点地区更倾全力助选,更声言投票给他们就是投蔡英文本人,可谓深度捆绑,结果遭遇惨败,她已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未来两年她也势必成为“跛脚鸭总统”。
国民党六都占其四
民进党惨败蔡跛脚
一般认为,蔡英文在提名人选的刚愎自用和民进党的文宣策略,是败选的直接原因。蔡英文力推新竹市长林智坚出选桃园市长,在林的硕士论文被揭发抄袭、学位被两间大学撤销的情况下,她仍下令全党挺林,这一丑闻的发酵,重挫民进党选情;面对民众党新竹市长候选人高虹安唱了一首讽刺绿营的歌,民进党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口诛笔伐,反招来民众不满,自动发起弃保投票,硬是将高送上市长宝座。
面对低迷选情,民进党故伎重施,打“抗中保台”牌,蔡英文在助选时宣称,这次选举“会决定我们要向世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独派团体更在选前最后一周公布全台签署“不投降承诺书”的县市长候选人名单,以图将选举拉升至蓝绿对决的高度。不过,这招这次并不奏效,因为这毕竟是地方选举,选民更注重候选人在地方行政的政绩和能力,而蓝营执政的地方政绩较佳,选情较为稳固,国民党候选人亦不随之起舞,令国安议题无法炒热,所以蔡英文热炒的“芒果干”(亡国感)这次“滞销”。
而这次民进党败选的最大原因,还是近年执政的种种劣迹,激怒了广大中间选民甚至曾经是民进党票仓的年轻选民。台湾在疫情防控方面出现种种乱象,如死亡率居高不下,自产的高端疫苗效果不彰并涉嫌利益输送,官方阻挠民间团体进口疫苗。另外,岛内治安问题丛生、东南亚绑架骗案处置不力,乃至8月大陆军演时国防部瞒报道弹飞越台湾上空的消息等,都引发民众不满。民进党自恃府院全面执政,自大骄横,听不进意见,反而利用网络水军,抹黑针对提出意见的人。因此,有分析指出,这次选举是近年来“仇恨值”最高的一次选举,“下架民进党”成了最大的选民公约数,而参选台北市长的台湾抗疫前总指挥陈时中,也成了选民泄愤的对象。
施政劣迹引发不满
抹黑针对激起公愤
曾几何时,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选民曾经是民进党的主要支持者,但近年面对蔡英文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青年选民也与民进党渐行渐远。在民进党号召青年返乡投票的宣传片的留言区,就被上千网民“洗版”,纷纷抱怨物价房价高涨及对生活的绝望。民进党丢失的桃园、新竹两市,也是高科技知识青年云集之地。台湾这次投票,包含一项修宪公投,将选民年龄由20岁降至18岁,18岁也是台湾兵役法的“役龄”,有评论就指出,对于随时必须面对战争风险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应该有权力,选择让自己距离战争远一点或近一点的政党或政治人物”。
这次选举,也被视为台湾2024年总统大选的前哨战,从目前形势看,经此一役,国民党似乎恢复生机,形象清新的蒋万安当选台北市长,连任的新北市长侯友宜大胜对手40万票,都令蓝营看到希望;白色力量民众党,虽失去台北却赢得新竹,党主席柯文哲有望成为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共主;民进党这次败选,党内派系必会再有一轮倾轧整合,谁能出战总统大位仍难逆料。
不过,必须认清,这次选举不是岛内对两岸政策的公投,国民党也非统派。自2010年至今的台湾选举,蓝绿的输赢具有明显的钟摆效应,2014年的柯文哲旋风、2018年的“韩(国瑜)流”,都未能撼动民进党在全台的执政地位。所以说,以这次选举的输赢,判断2024年总统大选的结果,不仅为时过早,而且可能会大谬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