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借习拜会东风 顺势改善两岸关系

时间:2022-11-23 09: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工商时报》

《工商时报》社论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在印尼峇厘岛举行两人的首次面对面会谈,双方措辞上表现克制,并且重建未来对话机制,为低迷的中美关系带来契机,也缓和了紧绷的台海局势。值此之际,在中美角力和地缘政治扮演关键角色的台湾,应该掌握这个重要机遇,与对岸更多正面互动,让两岸关系转危为安。

自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发动美中贸易战以来,中美关系反转直下,即使拜登政府上台后局势也未见缓和,而随着贸易战扩大至科技、金融、外交和安全等领域,G2的摩擦白热化,并从两强对抗升级为集团对垒,全球正逐渐走向新冷战。

在这波中美对抗过程,台湾一直处于暴风圈内,尤其8月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后引爆共军台海军演危机,更让台湾陷于兵险之中,如何趋吉避凶、化险为夷,成为台湾朝野当前首要之务。

今年G20峰会举行之际,国际政经局势正遭逢数十年罕见的大变局,包括起伏的疫情、高企的通膨、震荡的资本市场,以及已经交火九个月的俄乌战争,在如此纷乱的背景下,台海议题成为“习拜会”的核心议题,可知当前台海现状是多么剑拔弩张。

习拜会上,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说“希望看到并始终致力于保持台海的和平稳定,但台独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拜登则表示美国的一中政策未变,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致力于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

习近平和拜登对于台海议题的表述看似没有交集,但细究其中,中美都提出了对台海和平的期待,并各自划出了“不独”和“不武”这两条清晰底线,以避免对方造成误判,也为台海局势降温,这当是双方此次对话的最大成果。

两岸关系一直是中美两强大国战略框架的一环,回顾过去70多年的台海局势,当中美这两只大象跳舞,夹在其中且相对弱势的台湾,立身之道应该是顺势而为,而非逆势而行。如今中美关系出现和缓迹象,台湾应该借这道“东风”,趁着大陆政府二十大之后大陆政局相对稳定,以及2024年台湾和美国大选可能激化台海局势之前,试着打开两岸关系的僵局。

至于破冰的方式,由于大陆方面对于执政民进党一直以来心存戒心,双方缺乏互信基础,两岸要重启官方对话管道难度较高,此时应延续过去两岸互动的精神,采取“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原则,互释善意,打开机会之窗。在短期的操作上,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以重启小三通为契机,松绑两岸人员交流的限制。台湾边境已经逐步解封,入境总人数限制也持续放宽中,12月1日将从15万增至20万人次,而小三通的人员往来数量相对有限,不至于对台湾入境总量造成负担。另外,对岸日前公布最新的二十条防疫措施,对于入境检疫也进行诸多松绑,加上国台办16日也抛出橄榄枝,表示大陆方面开放小三通没有任何障碍,台湾应该顺势重启,如此不仅可拓宽两岸人员往来管道,也算是向对岸释出善意。

况且,大陆防疫措施可望逐步松绑,大陆民众出境旅游意愿高涨,台湾也可利用小三通的重启来观察两岸人员往来的运作状况,作为下一步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的重要依据。

其次,支持台湾工商团体组团赴大陆参访。过去三年,向来热络的两岸民间经贸交流受到疫情影响,几乎陷于停顿,台湾工商团体过去与对岸建立的许多交流窗口或已出现变动。由于经贸合作仍是两岸关系重要的润滑剂,台湾工商团体与对岸的交流管道亟待重新建立,特别是在二十大后,大陆从中央至地方进行人事大调整,新的经贸政策脉络是许多大陆台商急切想要获知的资讯,这都有待台湾工商团体出面探路。

再者,在两岸官方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应鼓励智库展开“第二轨道”交流。以往两岸学术和研究单位互动频繁,尤其大陆学术机构或智库多具有官方背景,其在台交流和观察心得可以很快传递到主管部门,在增进两岸互信和化解误会上扮演重要角色,但2016年两岸关系恶化之后,相关的二轨交流嘎然而止,此时若能重建如此管道,将是推升两岸关系的一股重要力量。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