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
一直在带动改变的是政府,但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生活环境的宜居和安全,也有国人应该分担的责任。
9月16日,《联合早报》上一则跨版大广告引人注目。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呈献的“欢庆50年转变新加坡”,以精简扼要的图文解说,道尽新加坡一路走来不易的环境发展。
从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清河工程(母亲的河改变了角色)、1982年宣布“无疟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1987年1月24日“最后一桶”走入历史(让新加坡人真正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真好)、1986年清除街边小贩(掀开了新一页的小贩文化)、1999年实马高垃圾埋置场诞生(从此享有“垃圾伊甸园”美誉)、2002年食品安全提升到新水平(这是国人感到生活安全的因素之一)、2002年新生水新登场(水资源科技让世人开了眼界)、2008年滨海堤坝隆重开张一举三得(提高水供自足能力、减轻低洼处水患和开拓一个全新休闲空间)、2018年史丹福地下储水池和分水渠的开发(大大提高市区防范淹水功能),到2021年推出《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展示了多领域的绿色雄心),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总结出的“十大建设”,勾勒出新加坡人生活素质的不断改善,新加坡成为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国家,实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最佳写照。
环境发展部成立于1972年,新加坡因此是全球最早成立环境发展部的国家之一。
在二次大战后,脱离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百废待兴,消除贫困是最大难题,经济无法上轨道,环境发展便无暇顾及。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里,现代化高楼大厦与贫民窟共存的现象,直到今天还是很普遍。
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初心,是以消除贫民窟为目标和手段,在组屋区为八成人民解决居住问题后,政府又提出策略,防止老旧组屋区沦为新时代的“贫民窟”,于是翻新计划推陈出新。国家发展和环境发展两线并行,携手推进和见证了新加坡的现代化。
环境发展部于2004年更名环境与水源部,水源管理成为它的重大职责。10多年后环境与水源部2020年再度改名,成为现在的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永续发展”四个字标志其肩负着的长远使命。
环境部半个世纪里两度易名,可以看出新加坡环境治理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从初期管倒粪工人、清洁大队、街边小贩,到为国家长远生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海水淹没岛国的生死大计,50年的发展改变了新加坡的景观和国人的生活习惯。
2021年3月,政府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发展蓝图”,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塑造新加坡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玩乐方式。
政府展示的绿色大计因应人类命运的改变,种种变化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新加坡必须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
建防波堤、土堤、圩田、植红树林,都在“海岸保护计划”的策略中。这些都是世纪大工程,它们如何与生活环境结合与平衡,是重大成本之外的重要考量。
此外,绿色面积不断扩充,新公园将增加130公顷,自然公园增加200公顷,公园连道延长至500公里。官方定下的目标是,每户家庭与公园的距离是步行10分钟。
弹丸小国难以通过减排减碳,对气候变化作出实质意义的贡献,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坐以待毙”。外交部长维文在“诺贝尔奖得主对话会”开幕词中说,在地球暖化的课题上,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努力,别想“坐顺风车”,坐享其成。他似乎意有所指,小国不能因国小而不为,大国更责无旁贷。
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上,新加坡50年“愚公移山”的精神若能在国际上发挥启示作用,才是我们对世界作出的更大贡献。
一直在带动改变的是政府,但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生活环境的宜居和安全,也有国人应该分担的责任。从少用塑料袋,到日常许多生活习惯,如不乱丢垃圾、不随意在公共空间焚烧物品、不在组屋堆积杂物、不把自家转变为垃圾屋等等,新加坡人的公民意识还有待提高。
近期发生多起囤积杂物废物引发的火患,日前在国会里成了热点话题。今年上半年涉及住宅火患的报案共有480起。上个月也有至少两起因囤积杂物而引发的火患,其中一个失火单位的男屋主不幸赔上性命。
组屋区里的公共空间和一些个人屋里变成垃圾堆,构成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大的政策管不着,小的措施又起不了作用,这是官方执法所面对的尴尬。有些存在于组屋里的环境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很令人头痛。
政府接下来计划通过“零废弃总蓝图”化废为宝,迈向“循环经济”。这是政府绿色大计下的另一项崇高目标,还须要通过更多公众教育,才能让民众跟上政府的理念。否则,民间还真有不少人,把家里的垃圾当宝贝。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