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欧盟能源转型的通胀煎熬

时间:2022-09-01 07: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锐

欧元区19国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8.9%,同时包括希腊、匈牙利等非欧元成员国动辄10%以上的通胀率,欧盟27国7月份的整体通胀率升至9.8%,而且接下来还会继续恶化。欧盟委员会预计,今年欧元区平均通胀率将达到7.6%,整个欧盟国家的价格将上涨8.3%,年度升幅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

不同于美国的通胀由商品与服务所触发,以及日本的通胀由货币贬值造成,欧盟的通胀集中表现为能源推动型物价上涨。按照欧盟统计局统计结果,今年以来欧盟的能源年通胀率达到41.1%,较年初上升14.1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涨幅最大,通胀率达到51.4%,而且总体上表现出自1997年以来的最强升涨力度。质言之,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一方面是传统能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不充分,二者联袂酿造了欧盟独有的通胀格局,并在欧元持续贬值下,演绎得更为剧烈。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在全球已探明储量的化石能源分布地图中,欧盟成员国总储量最少,对外能源依存度超过60%。能源生命线完全为他人所掌控,使欧盟对实现能源转型的急迫度,超过任何一个经济体;实际上欧盟也在不断加快转型速度。

作为助推能源转型的成果,欧盟创建了全球首个碳交易市场,至今运行17年,覆盖电力、炼油、炼焦、钢铁等行业的1.1万个碳排放源;更重要的是,碳交易价格从最初每吨20欧元起步,上涨至今年每吨90欧元以上,令所有行业都感受到碳排放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由此纷纷加入能源转型的阵营中。另一方面,欧盟展开基础设施的推动,如在境内大面积改造天然气管道,升级为氢能传送网络,同时准备在海洋或大型湖泊等水面上建造浮动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并计划到2030年,成员国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建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建一个充氢站。

的确,欧盟能源转型的前景不能说不清晰,手段与举措也不可谓不得力,未来实现转型目标的胜算也不可谓不大,只是谁也没想到推进途中,会遭遇具有强大扰动力的抗阻与掣肘,其中最大绊脚石无疑就是俄乌战争。

截至目前,欧盟已宣布针对俄罗斯的七轮经济与金融制裁,并拉开与俄罗斯能源“脱钩”的大幕,即120天内实现对俄罗斯进口煤炭全部禁运,今年底前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同时在年内减少三分之二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至2030年前完全关闭对俄能源进口通道。

问题是,欧洲能源进口中大约四成天然气、三成原油和五成煤炭均来自俄罗斯,欧盟对俄的“封关”也一下子让自身能源消费的供需矛盾激化起来,在将进口俄能源量截至目前已砍削一半以上的同时,域内能源价格也被推高至创纪录水平。当然,欧盟也在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可即便有所收获,由于欧元贬值,进口能源价格大幅飙升,此时其实已经难以改写通胀加速恶化的格局。

若说俄乌战争打乱了欧盟能源转型中,新旧能源的对接程序,进而让通胀压力快速升级,那今夏500年一遇的干旱,则让欧盟新旧能源供给非常脆弱的基本现状,更充分暴露,并进一步叠加成抬高通胀的多维合力。据悉,在罕见高温袭扰下,欧盟近半国土处于干旱状态,而且电力消费需求加剧。除了光电资源略微充足与稳定外,其他电力能源乏善可陈,如莱茵河等多条水路水位降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压制了煤炭供应能力。欧洲大多数发电厂的发电量锐减,另外许多水库显著沉降,水力发电大幅萎缩,甚至核电厂也因缺少冷却反应堆的水而减少发电量;至于风力发电更是在干燥天气中失去用武之地。欧洲国家的电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虽然作为欧盟最主要发电动能的天然气,在供给上尚能勉强维持,但天然气期价已经突破每千立方米3540美元的历史新高,通胀所受的强力传导不难想象。

必须强调,虽然能源转型遭遇通胀,而且是因为新旧能源供给不流畅与不充分以及成本上升所致,但欧盟绝不会因此停下能源转型脚步,甚至基于实现能源的充分自给化目标,还会进一步加快。但无论是传统能源进口渠道的拓展,还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率,抑或新能源的投资建设,欧盟都将面临巨大的成本约束。通胀在欧盟国家可能不是一个短期过程,由能源转型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也不会骤然止步。

其一,欧盟寻找进口能源的替代面对很大竞争。除了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约230万桶石油,可以由美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形成供应替代,达到供求紧平衡外,欧盟每年多达22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却很难一下全部找到替代。这意味着境内高达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年度消费量,将长时间存在不小的供给缺口;即便有了新的替代来源,也不得不面对外部市场的竞争,因为经济发达国家对天然气需求都极高,中国、印度等经济体的需求也非常强烈。欧盟最终必然会与亚洲、美洲等天然气买家竞争,至少在欧盟内部新能源造血没有完成之前,竞争结果势必推高全球天然气价格。

其二,欧盟能源转型所需巨大经费支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各种能源生产设施的布局,到储能和运输装备的建设,再到设备的更新以及各类终端的铺设,按照彭博的报告,为实现欧盟的清洁能源转型目标,从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能源投资平均每年需要3960亿欧元,到2050年,能源转型成本将达到5.3万亿美元。如此巨量融资与支出从何而来?特别在没有统一财政的欧元区阵营中,成员国能否在出资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更是充满悬念。一旦财政资金接济不上,不仅能源转型进程必然放缓,能源价格之弦也会再次绷紧。

其三,新能源建设的关键材料供给存在外部性约束。按照鲁汶大学研究结论,欧盟能源转型除了需要35倍以上的锂和七至26倍的稀土金属外,锌、铝、铜、硅、镍和钴都必须在该地区目前年使用量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5%至330%。对这些重要的金属材料,欧盟有约三成须要进口,但国际报告指出,全球对支撑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材料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其中一些材料面临即时供应短缺,许多还会出现中期或长期短缺。这势必继续抬高欧盟能源转型的成本,也很有可能因供给不充分与不及时,拖慢转型步伐,酿成价格上涨风险。

作者是中国市场学会理事

经济学教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