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闭关锁国”引发的联想和争论

时间:2022-08-31 00:5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下午察:“闭关锁国”引发的联想和争论

中国历史研究院上星期三(8月24)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有关研究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文章。

这篇论文原本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发表在今年6月出版的《历史研究》期刊上,经过社媒的一番传播后,无人问津的学术文章瞬间变成了网络“顶流”,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篇长达1万5000多字的文章,分成六个部分来详述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对外政策。

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论点是: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并非“闭关锁国”,而是“自主限关”。这一政策不但“没有阻断明清时期中外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主义者血腥东扩的步伐”。

历研院认为,“限关”是自主行为,其动机是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有其历史合理性。

历研院还说,明清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用“闭关”加以概括不符合历史实际。

文章举例称,明朝虽有海禁,但“并不禁止正常的海上生产活动”。同时,中西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也持续得到发展。

但同时, 历研院在文章中也强调,这并不代表“自主限关”就是完全正确的。相反局限性十分明显:一方面,消极防御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对西方先进科技采取漠视态度,加剧了军事和技术的落伍。

这篇论文原本发表在今年6月出版的《历史研究》期刊上。(互联网)
这篇刊登在期刊的学术文章当时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互联网)

历研院还指出:“自主限关只换来短暂的成效和一时的喘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明清王朝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走向”。

历研院总结说,明清两朝统治者对近代中国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不能把明清社会标签化为“闭关锁国”。今人既不能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歌功颂德,也不能以“闭关锁国”全盘否定明清历史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

学术文章引发网络舆情

成立于2019年1月3日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相关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国家顶级研究机构,主要承担中国历史领域相关研究。

带有官方背景的历研院在微博发布前述文章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关注,获得一万多次转发,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同个账号下的其他文章。

不过,文章的评论却只有300多条,有网民爆料称,大多数评论都已经被删除。

有网民转发文章时留言,质疑这就是“为舆论造势了”,还有网民批评历史研究院是上层“宣传口”。

文章在网上发酵后,也在自媒体中引发了一波舆情。

其中,微信公号“我就是郁风”星期日(8月28日)发表了一篇以“批驳历史研究院‘闭国锁国有利论’”为题的文章,在一天之内阅读量就破了十万。不过,该文章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

文章指历研院为写进历史教科书多年的“闭关锁国论”翻案,将其说成正面的“自主限关”。但到底是“闭关”还是“限关”,其目的究竟是维护国家安全,还是维护爱新觉罗一家的统治,“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分辨出来”。

文章还对历研院的研究方式提出了质疑,指出全文“基本没有发现任何新颖、有说服力的史料,大量充斥的是‘某历史学家认为”’‘某学者指出’这样的‘论据’”。

文章还特别提及,“考虑到当下的局势,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不言自明的,通过美化、赞扬、合理化‘闭关锁国’政策,打造理论和历史经纬支撑。”“我就是郁风”隔天再发文透露,前文不仅得到了两位他敬重的历史学家谌旭彬和许子东的转发和引用,更令他“荣幸”的是,还得到了历史研究院的亲自“侵权投诉”。
 

历史研究院在微信平台投诉“批驳历史研究院‘闭国锁国有利论”公号文章,指其内容公然造假,恶意污蔑,博人眼球,手段恶劣,对声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属于严重侵权行为。(互联网)

从截图内容看,历史研究院指控前文“内容公然造假,恶意污蔑我院发表的文章,并在标题中以‘批驳历史研究院’作为噱头,博人眼球,手段恶劣,对我院声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属于严重侵权行为。”

“我就是郁风”反驳说,闭关锁国论并非不可讨论,这是学术自由,但如果历研院能用详实的史实和严谨的逻辑来佐证其观点,大众认可度会更高,“但遗憾的是该文并没有”。

不过,对于网上引发的争议,微信公号“无声无光”星期一则发文说,从史学上来说,历研院的观点是立得住的,至少有其可取之处,但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把这看作一个最新的信号。

文章指出,这些人几乎都预设了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历史和现实仍然是一个连续体。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当下产生着潜在的微妙影响。

文章还引述一位朋友说,“懂了,看来‘闭关锁国’并不愚昧落后,明清时期早就开始‘内循环’的艰难探索了!”

胡锡进:敏感的讨论应先在专业圈子内进行

针对由“闭关锁国”引发的争论,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星期一晚在个人公号上发文指出,历史研究不应局限于已有结论,而应倡导百家争鸣,但强调有些敏感的讨论宜首先在专业圈子内进行,以免在舆论场,带出意想不到的引申和联想。

胡锡进点出了文章引发争议的最大原因,即当下中国的两大隐忧:中美面临“脱钩”和疫情封控。

但胡锡进认为,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决心十分坚定,并称中国上周与美国就跨境审计达成艰难的协议,就是这一决心的最新证据。胡锡进也说,尽管冠病疫情妨碍了中外交流,但这是短期问题,而且疫情期间中外贸易额一直在逆势增长。

胡锡进认为,关于历史的争论一旦走出学界的小圈子,走向舆论场,很容易会对现实形成影射。一些人借批判历研院的文章,影射国家在对外开放上发生了“动摇”,并认为历研院的文章是要兜圈绕弯鼓吹“新闭关锁国”,“这种偏激发酵是有害的”。

诚如胡锡进所言,有些敏感的讨论不应仓促流入舆论场,否则会带出意想不到的引申和联想。

然而,需要思考的是,这篇原本冷门的历史学术论文为何在网上会成为“敏感”话题,还触发舆论巨大波澜?或许这恰恰从侧面反映出,部分中国民众对当下疫情管控产生的抵触情绪,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未来形势感到的不安和焦虑。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