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不牢固”。在所部署的一揽子政策中,基建投资是重要施力点。
中国加码出台19项稳经济政策,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等措施,加大力度刺激疲弱的经济;中央也将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经济大省督促政策落实。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三(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不牢固”;并要求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但“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今年5月23日国常会出台33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指明要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中国经济数据在5月和6月稍微回暖,但7月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不如预期。
李克强本月16日要求六个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18日的国常会则表明将有针对性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星期三召开的国常会宣布,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基建投资是重要施力点,新出台的政策包括:在早前已经推出的3000亿元(人民币,同下,约608亿新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并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基础设施等项目。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指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设立的金融工具,主要投向重点领域基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以及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国常会也释放出推动平台经济和房地产行业复苏的信号,表明要“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房地产方面,则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7月的经济数据凸显出中国经济的内生性比较弱;而平台经济和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内生动力来源,也是吸纳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两个重要行业,因此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必须发挥积极作用。
商务人员将可获出入境便利
中国在“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下严格管控边境,让跨境商业往来受阻,也引发外资出走的担忧。星期三的国常会释放安抚信号,表明将为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
中国7月以来的高温旱情在四川引发电荒,多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受旱情冲击。会议宣布,将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并在今年已发放300亿元农资补贴基础上,再发放100亿元。
会议还宣布,国务院将向地方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由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赴经济大省联合办公,加快政策举措落实。
王军认为,现阶段的经济担子压在地方政府身上,但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较大,也得兼顾疫情防控,要落实具体经济措施较困难,因此得通过督导的方式解决地方落实不力的问题。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者胡东安博士研判,新刺激政策能避免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但不会改变经济复苏的基础,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预计只会达到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