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华语不是“新加坡华人身份”唯一指标
根据2015年住户调查报告,在家中选择讲英语的家庭比率已超越华语家庭,讲华语家庭减至34.9%,讲英语家庭增至36.9%,但受访学者指出,讲华语未必是“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的唯一指标。多年来投入华族身份认同建构研究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庆文指出,为了让更多华语水平不高的年轻人接触文化层面的东西,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也许是必要的。
他说:“当然,我们不应该接受平庸,但如果门槛太高,‘华社’的定义太窄,又要求年轻人接受各种现有规范,那真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结果错过了重振华社的契机。”
冈州会馆青年团主任黄钰清(29岁,自雇人士)受访时指出,年轻一代新加坡人对本地会馆的事务可能“连概念都没有”,而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她说:“也许他们觉得传统会馆的活动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我希望寻找更大的平台,把‘华族文化’带到社区。”
黄钰清与一群有相同理想并且活跃于会馆青年团的年轻人,下月25日将在碧山民众俱乐部举办一场嘉年华。取名“好嘢节”的活动,旨在把触角伸向更广大的广东人年轻社群。黄钰清指出,参与者可透过工作坊学习粤语,会场上有舞师和武术讲解,主要宣传和沟通语言将是英语。
尽管在冈州会馆的旗帜下,青年团也将筹备新活动,包括计划推出粤语学习班,但“好嘢节”却是黄钰清在会馆管理范围外,自发主办。她说:“任何传统会馆都有一套既定运作模式,这次主办嘉年华,我们的作风也许不是现有组织能够接受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阻碍。”
当华族身份认同碰上华语
在推广华语理事会众多理事中,本地英文诗人冯启明(45岁)的形象相对鲜明。他指出,自己在理事会的存在,很明显是为了拉近讲华语运动与讲英语族群之间的距离,但过去三年来,他逐渐发现,这是越来越艰难的任务。
他说:“尽管讲华语运动等推广华语与华族文化的活动,受众是广泛定义的华人社群,没有刻意设定对象,但很多时候我们真正接触到的,都是那些已经相信学华语很重要的人。这等于是在向已皈依者宣教布道。”
被问及两个群体间的隔阂是否真的那么无法逾越,冯启明说,那更多是因为心理上的障碍。
参与推广理事会活动策划期间,冯启明观察到,理事会有一“学派”,相信华语的使用必须纯正。“但这种纯粹主义无形中把好大一个群体阻挡在外。”
“同时,本地的文化与语言推广活动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它建立在某种羞愧文化(shame-based culture)上,传达出去的信息是:你是华人,应该要会讲华语。但这是非常老派的想法,与我们身处的时代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