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思考到审视中国效应 年轻华人感觉华社

时间:2018-02-19 01: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视野
湘灵音乐社年轻人萧铭峰(左起)、谢锦祥、林明依、李彩遐和萧铭贤面对的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恰恰是本地华人社团如今面对的最大挑战。(叶振忠摄) 自1990年代起,本地讲华语家庭的比例逐年下


湘灵音乐社年轻人萧铭峰(左起)、谢锦祥、林明依、李彩遐和萧铭贤面对的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恰恰是本地华人社团如今面对的最大挑战。(叶振忠摄)

自1990年代起,本地讲华语家庭的比例逐年下降,在约莫那个时候出生的千禧世代新加坡华人,几乎成长在一个以英语为主流用语的社会、一个开放并且能够拥抱各方文化的全球都市。在身份上,新加坡年轻一代华人因此很多时候被视为比较不纠结的世代,他们常被要求带着‘新加坡人’的鲜明自觉去看待事物。然而,身处多元种族社会里,这一群年轻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都没有办法完全摆脱或忘记他们与生俱来的华人身份,他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因应情境探索‘华人身份’的意义,进而思考新加坡华人有何独有特质,如何真正与新加坡华族文化产生认同?随着中国崛起,相关思考显得更为迫切:华人身份与中国机遇是否衍生‘社会资本’?更贴近‘文化中华’,等同更有意愿追溯自己的根?

“没错,我们是传统主义者,我们认为本地南音艺术应该获得重视,继续传承下去。但同时,我们也清楚知道,这么说很主观。艺术形式那么多元,哪一种才能代表新加坡华族文化精神,真正值得捍卫,谁又说得准?”

在湘灵音乐社武吉巴梭路的社址,与音乐社成员交谈,一触及身份认同课题,湘灵成员之一李采遐(26岁)马上抛出这个问句。她说,每每谈及认同,一群人的话头很容易回到自己热衷的音乐上,但他们对南音的喜爱不盲目,也包含更深层的思考。

湘灵音乐社的核心成员都很年轻,几乎都属千禧一代,他们也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这相信是许多熟悉本地南音艺术者,对湘灵的印象之一。“年轻”这个标签,也与湘灵走向专业化的目标相契合,在湘灵的许多演出宣传册子上,都印上了音乐社成员的青春面庞。

不过,一些人可能不知道,面对文化传承的重担,这一批年轻人其实也抱着矛盾的心情。

例如,湘灵音乐上的革新,曾让南音这源自中国福建泉州的传统艺术,登上了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等国际城市的大舞台,但让年轻演奏者感到最忐忑的,却是2017年在新科大、一场回归传统的《御前清客》经典演出。

团员萧铭贤(25岁)指出,新加坡的观众对创新比较包容,实验性的表演“他们看了可能不会砸石头”,所谓的传统却很难立足。他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一股焦虑感:“我们会担心大家能够接受原汁原味的传统表演吗?我们会想:观众受得了吗?因为身为年轻人,我们对传统这个概念也有刻板印象,有时候自己也受不了。”

年轻人希望华社改头换面

湘灵年轻人面对的难题,其实恰恰是许多本地华人社团如今面对的最大挑战:华社要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平衡,并且对年轻人的想法更为包容?萧铭贤说:“我认为活跃于华社的年轻人都想要挑战现有界限,希望华社能改头换面,但他们往往会感受到阻力。”

许多受访的年轻人对华社也还有另一期盼:他们希望打破语言疆界,让传统华社走出圈外,向更广大的讲英语社群伸出手,激发这个群体对认识华族文化的兴趣。

一些人更因此开始自发组织同推广华语和华族文化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降低参加的门槛,不让“不会讲华语和方言”或“华语不够好”,成为局限。

硕士生傅一嘉(24岁)就认为,年轻人并不是对文化不感兴趣。“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于文化,抱着可选择、可消费的概念,而华族文化的相关活动,没有成功进入我们的核心消费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