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中美贸易战显示出美国要维护自身在国际体系中‘不受挑战的独霸地位’的强烈意志和愿望。
上海特稿
中美贸易战前景叵测,贸易争端转向技术冷战已然成为现实。在关注这场波及全球的贸易争端时,许多评论都聚焦促使美国转向明确遏制中国战略的关键导火线——中国在三年前推出的产业升级政策:“中国制造2025”。这项产业政策缘何惹出是非,引起西方国家强烈反弹?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之际,“中国制造2025”将何去何从?面对美国的打压和遏制,中国未来是否会在战略上重回“韬光养晦”?
今年7月6日,美国对华打响了贸易战第一枪。在美国已经启动加征关税措施的首批340亿美元(462亿新元)中国商品,以及美国准备加码的另外160亿美元中国商品清单中,涉及电子设备、工业机器、飞机及零件等产品,剑指“工业重要技术”商品,被解读为向“中国制造2025”发出直接警告。
到底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项中国政府公布于2015年,目标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10年纲领。计划列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与中国之前提出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脉相承。
计划也提出具体指标要求,例如到2025年70%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凸显中国要减少对全球产业链的依赖,摆脱中国科技受制于人的决心。
“中国制造2025”目标:摆脱制造业“大而不强”
受访学者指出,“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层面规划,是中国社会经济向前迈进的必经之路。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伟向《联合早报》指出,随着中国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提高,过去几十年在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中国必须沿着制造业的价值链往上走。
他说:“当依托成本优势的产业转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自然要提升到新的阶段,‘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探索和规划下一步往哪里走。”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争端越来越烈期间爆发的“中兴危机”,就清楚地暴露出中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残酷现实,而摆脱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正是“中国制造2025”的用意所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分析,尽管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但严格来说,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只是加工业,是西方技术的延伸,并没有自主的技术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因此产业升级是中国非常真切的需要。
本月初在深圳举行的一场论坛上,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也坦率批评,中国缺少原创型产品和核心技术,“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不多,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更是几乎没有”。
他直言,工业1.0到4.0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个阶段中,中国多数仍处于机械化和自动化阶段,信息化的不是很多,智能化的几乎没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受访时也指出,缺少硬科技创新是中国面对的客观现实,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新科技都停留在面向消费的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看到那么多所谓的创新,但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并没有快,还在持续下降。换句话说,这些领域的创新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太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