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尔德:马英九祭祖行成果因军演减分

时间:2023-04-10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于3月27日起,以祭祖之名展开12天的中国大陆行。这是马英九继2015年新加坡马习会创下台海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的历史纪录后,再一次创下台湾卸任总统首次登陆的纪录。一向在乎历史地位的马英九,此行到底达成什么历史任务?

综观马英九此行,可总结成两大重点:一是企图传达两岸止战维和的信息;其次,他完成了一趟“中华民国缅怀之旅”。

据了解,马英九此行是北京先主动发出邀请。马的幕僚虽未正面回应此问题,但承认马英九卸任总统后,“大陆一直对他都有邀请”,只是扫墓“应该由马英九自己提出来”。马英九办公室称此行在农历年前就已安排好,不是刻意选在和领导人出访同一时间以别苗头;不过就出访效果而言,的确是和蔡英文别苗头,引发两岸与中美台关系的路线争论。

从马英九第一天行程开始,北京就刻意降低接待规格:同样是国民党前主席,而且还只是担任过副总统的连战当年访中,由国台办主任亲自接机,连战踩着红地毯、坐上高级礼车离去;而马英九行前传出北京将派出习近平亲信、常务副总理丁薛祥接机。但既没有红地毯接待,一行人还乘坐着俗称“面包车”的小巴离开,规格远不及连战。

过去国民党领导阶层赴中访问时,不想让大陆政府尴尬,在正式会面时都避谈“中华民国”四个字,但又得对台湾内部有个交待,免得被批评为“被招安”,因此常借赴南京祭拜中山陵念祭文时夹带中华民国纪元。这次马英九则是在孙中山纪念馆时致词念出:“民国112年3月28日,马英九前总统率马英九基金会同仁与同学敬谒南京中山陵致词。”但还是避开“中华民国”四个字。之后在现场接受媒体联访时对“中华民国总统”这几个字又几度讲得暧昧不清,说孙中山“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我在这个、这个2008年,也是差了这个……呃……96年……。”这段有如口吃般的谈话,让他被网民嘲讽为“马这个”。

不过到了长沙湖南大学与学生交流时,马英九却刻意清楚地讲出“中华民国宪法”这几个字。当时座谈正要结束、主持人在做结尾收场时,马英九突然举手说:“讲到两岸,各位可能不知道,我们国家在1997年前后修改宪法,我们的定义里面,我们国家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台湾地区,一个是大陆地区,都是中华民国,都是中国,只是两个部分。”

接着又谈台湾制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我们是台湾地区,你们是大陆地区,我知道在大陆1983年宪法前言也有讲,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很清楚。”再由这段话带到他此行另一个目标:两岸止战求和,他再度谈到法国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的小说《最后一课》,问道:“德法世仇都可以和解,为何两岸同文同种不能和解?”

马英九这段发言让台湾蓝营振奋,认为是创纪录地在中国大陆公开谈“中华民国主权”。他回台后也大声宣称:“九二共识又活过来了!”他说,只要和中国大陆彼此尊重、有共同政治基础,就能尽速恢复交流对话。

两岸关系是否回到九二共识,就真能踏上和平坦途?

马英九此行刻意突显“中华民国”意象,从参访地点就很清楚:南京是中华民国首都,又有中华民国国父的陵墓;武汉是国民党武昌起义地点;重庆是蒋介石政府抗日陪都;他到上海又参访当时国民党政府军队抵死抗日的四行仓库。

不过造访这些象征性地点,看在北京眼中,只不过是“中华民国缅怀之旅”。北京并未否定“过去式的中华民国”,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所称:“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接续完成此“历史任务”的主角。

“一个中国,内外有别”不变

北京否定的是“现在进行式的中华民国”,蓝营要员在祭文夹带中华民国、民国纪元,或像马英九谈中华民国宪法,是犯了规,那北京为何容忍?

首先,在祭文中念出中华民国纪元,都像偷偷摸摸夹带,这些字眼也不可能出现在两岸政要的正式会谈中。而且在大陆政府严格传播审查下,中华民国/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台湾等字眼都不会出现在中国境内媒体上;甚至新华社称马英九时任何头衔都没有,只直呼其名。马英九那些“创纪录”发言,也只能从中国大陆出口回台湾,形塑他在大陆勇敢捍卫中华民国的形象,让他返台可以大声喊“九二共识又活过来了!”

但国民党的九二共识重点在于一中各表,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彼此平等存在。马英九之前在新加坡马习会上公开谈九二共识时未提一中各表,在台湾引发反弹;这次刻意在大陆提中华民国宪法。问题是北京还有一个对台政策的基本准则:一个中国,内外有别──北京可容忍在两岸关系上保持某种模煳,但只限于两岸间的互动,就如国台办主任宋涛对马英九所说:“家里的事好商量”;一旦在国际舞台上,北京立场很清楚: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只是地方政府,这是完全没有模煳空间的!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都主张的一国两制也是一样:北京是中央政府,台湾是地方政府,这没得妥协。但香港经验证明了一国两制无法维持自治,台湾民众也不接受习近平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也因此,当马英九返台后,国民党宣扬他在大陆提中华民国宪法时,蔡英文回应指出他的论述“跟现在环境有差距”,行政院长陈建仁则称:“两岸互不隶属的事实,马前总统并没有交代清楚。”的确,马英九未正面反击北京“一个中国,内外有别”。

至于马英九是否对北京传达了和平的期望?北京又如何回应?

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马英九传达出期望和平的信息,但用词含糊。当被问到两岸要如何避免战争时,他回答:“一方面我们应该自立自强,让我们做到不受到外族入侵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我们要保持一个非常仁爱的心,不要去侵略别人……。”只是不知道他口中这个“外族”,是指介入干涉“中国统一大业”的“美帝”,还是宣称不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蔡英文过境美国,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谈回台后,北京宣布新一波的对台军演,马英九却闭口不谈此事。这的确是让他尴尬的问题,他既不能反对蔡英文与麦卡锡见面,也不方便刚访问回来就批评北京。北京的反应再一次证明:“一个中国,内外有别”的强硬立场不会改变。

马英九此行最大效应是:后续在台湾内部的中美台关系路线之争,恐会延续到明年台湾大选。北京未借马英九祭祖行对台湾放出利多政策,相反地却宣布军演,对此行效应减分;但另一方面,台湾内部也有一些左翼学者会发起反战宣言。这些人站在“反美帝”的立场,主张“不要美中战争,台湾要自主并与大国维持友好等距关系”;他们传播“疑美论”,认为美国把台湾当马前卒,到关键时刻可能放弃台湾。发起人之一的傅大为投书媒体,称许马英九的中国行有一些“突破性做法”。

亲中还是亲美?台湾有可能保持中立吗?这些争议会随着马英九返台继续发酵,直到明年大选。

作者是台湾资深媒体人

网媒《新新闻》总主笔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