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业:中国教育仍难以超越美国

时间:2023-03-27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教育课题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科研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典型事例就是,近40年前,中国的王大珩等四位资深科学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在高科技研究领域里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因而受到高层重视,并由此诞生了国家前瞻性的“863”高科技领域研究计划。

中国奉行科教兴国。科研要有前瞻性,教育本应也有前瞻性。目前每年大约有1000多万大学生从各类高校毕业,如何消纳这些大学生,常给中国政府带来不小压力。是人才过剩吗?非也。人才并没有过剩,但确实不够均衡。某些领域可能趋于饱和,另一些领域又人才奇缺。

例如,全球精神疾病患者已经超过10亿人,大约占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还多。中国仅精神障碍的儿童就已超过5000万,但总体就诊率还不到20%。何也?就是因为人才奇缺,儿童精神科医生只有500人左右。为何医生这么少?原因就在于教育不给力。中国现有精神卫生专业的医学院校有28所左右,但招生量很少,且没有一所医学院校开设精神卫生护理专业。

再如,中国在几十年前本有很多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过去的叫法是大专、中专和中技院校。但在上世纪80年代,却盲目“大跃进”,几乎统统升级为大学。待几十年后,又发现高级技术人才奇缺,这才又宣传起“大国工匠”了。虽又重新大力开办职业技术学院(相当于过去的大专、中专),且为了吸引生源,还将这类院校和普通大学同等对待,也授予学生本科学位乃至研究生学位。但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办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反而成了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建设的翻版。而中国大学的教学科研,本身就存在很多形式主义弊病,结果这种形式主义又移植到职业技术学院。

故而职业技术学院中有“会教学不如会写材料”的说法。何也?盖因几十年前就已打乱了教育的梯次与合理布局,致使懂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发生断层。而几十年后,主事者又没能下基层认真调研,摸清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规律和发展的瓶颈问题,缺乏精心规划与实施,故其短板一时很难补上。结果就办成如今的两不像,既不像普通的本科院校,又不像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应有的模样。

其实,职校偏重的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而现在职校的教师,大多是普通大学或精英大学培养的硕、博士,在中国大学工科院校普遍有理科化趋势的语境下,这些人自己都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又怎么去传授给职校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呢?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普遍比普通大学生差一些,因而有人说,“让一群学霸来教他们,怎么能理解他们呢?”

故而在笔者看来,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本身就先天不足。让一批硕博毕业生来担任职校教师,固无不可,但若能聘请到企业界的优秀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效果可能更佳。福耀集团开办大学的做法值得鼓励。至少,在职校发展的初期,政府应该尝试和知名企业、公司联合开办高职学校,或许才能使这类院校更接地气。

目前的普遍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失衡,影响了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高职教育服务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仍是考生和家长因高考成绩达不到普通本科高校分数线而做的不得已选择;高职学生学历提升途径少、通道狭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更新滞后;“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完全建立;办学主体单一、活力不足,难以体现高职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产教融合”体系不完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

上述两个事例,均为教育缺乏前瞻性的结果。后一个暂且不表,那是几十年前就犯下的错误。但前一个事例却是新问题,中国的相关部门为何就不能做好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提前布局呢?何况,给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各类机构多如牛毛——几乎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高教所”,各级教育部门也都有开办研究咨询机构。这些机构当然也做了一些事,但为何在关键时刻,却没能起到一个咨询机构应起的作用呢?窃以为,无非有三种可能:

一、不是没起到作用,而是相关研究成果和预测分析,没有得到决策者重视。没有重视的原因,可能是决策者认为提前布局这类工作不能立竿见影地彰显政绩而不屑于做。因此所谓“高教研究所”,并不很受决策者重视,只是一种摆设。

二、确实没起作用。发表的研究报告、论文等务虚过多,严重脱离实际,报告、论文只为提职称、获大奖努力。“账面”数字是好看了,但研究成果于实际工作无补。

三、相关媒介只愿听好听的,顺耳的。人为阻塞批评言路。直面问题的文章,即便是建言,只要针砭了时弊,就很难发表出去。笔者也曾是某高校高教研究所兼职教授,但去年所撰写的“中国需要开办三类学校”文章,却在国内大小报刊中均无法面世。正是这些原因,致使决策者听不到真话。

也因此,中国虽已成为一个教育大国,却很难成为像美国那样的教育强国,当然就更谈不上超越美国。中国教育领域目前还是太缺乏批评自由的空气。这就很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还有一个指标性判据,那就是曾兴盛一时的杂文这类文体(中国自鲁迅以来,一直就有“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杂文写作传统),似不再受人待见。因为无讽刺不杂文,无批评不杂文,所以,这类文体如今就很有些生不逢时了。

作者是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赞一下
(7)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