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
农历新年伊始,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宣布,中心的研究小组希望在2023年中开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英文知识库,让更多国人了解本土文化。消息传来,引起国人关注。早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为强化新加坡传统华族文化,官方与民间机构携手合作,发起组织新加坡华族文化月,举办各种活动。新加坡华族文化月后来发展成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前者重在节目内容,后者重在硬件设施。然而,有关“新加坡华族文化”的陈述并不多见。
要弄清楚新加坡华族文化的真正含义,首先有必要了解什么是“文化”。尽管在一般认知中,文化属于抽象的概念,但综合东西方学者的诠释,我们不难归纳出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华族文化的意涵,即:一、社会行为规范,包含以民风、民俗形式出现的行为文化;二、大众心理需求,即切合民众所需要的宗教信仰和流行大众文化;二、文化艺术形态,属于艺术创造与系统加工的精致文化。
有容乃大的跨族交融
以新加坡而言,大众文化首推每年举办一次的妆艺大游行,而精致文化可以文学创作或音乐、绘画艺术为例。大众文化可与精致文化加以融汇,达到“精致文化普及化”的目标。例如,1982年新华诗人杜南发作词、张泛作曲的诗乐《传灯》,在2011年的妆艺大游行上传唱;再如,2019年,在妆艺大游行上展示的一幅270米长、7米宽的巨幅画卷,由华族画家黄意会、马来族画家罗新汉和印族视觉艺术家维嘉雅携手创作。
从这两个例子,不只看到新加坡华族文化中精致文化普及化的一面,也看到其有容乃大的跨族群融合的一面。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其生在新春团拜上透露,宗乡会馆接下来将举办跨种族项目,让公众人士通过参与不同种族的文化活动,提高对彼此的认知。关于跨族交流与融合的共识,我曾建议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办的“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增设“跨族文化贡献奖”。在这个组别中,只要曾对跨族群文化做出显著贡献的文化团体或文化人、宗乡会馆或个人,以及小贩协会、商联会或小贩摊主,都有机会获奖。(《奖励跨族文化贡献》,2021年10月23日《联合早报·言论》)。
既然新加坡华族文化是以新加坡地缘政治和地理位置作为依托,并从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的社会土壤中孕育出来,新加坡华族文化毋庸置疑,应以国家的整体价值观为导向,以国家整体利益为依归,配合国家政策,强调双语教育和双文化,涵盖跨语言、跨族群、跨文化交融。
文化意义是重中之重
一个人是否属于某个特定族群,除了与生俱来的血统之外,更重要的是后天养成的文化意义。什么是文化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认识母族所说所写的母语,认识母族所传承的文化习俗,例如华人所过的农历新年、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认识母族的价值观念。至于“农历新年”是否可与“华人新年”换用,我认为应兼收并蓄,兼而用之,不必拘泥于一端,重点在于了解过年的团圆含意,舞龙舞狮的祥瑞含意,橘子拜年的祝福含意。
新加坡华族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作为参照数,却不是全盘照抄中华文化。从中国的农耕文化过渡到海岛的城市文化,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新加坡更重视的是开放与融入。新加坡华族文化中的习俗,早期以闽、粤、潮、客、琼五大方言群为主体,1990年新中建交后大批新移民到来,新加坡华族文化则兼含早期移民与来自大江南北的新移民的习俗与价值观。
作为华族习俗与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华语教育的赓续问题显得刻不容缓。关于这一点,官方不遗余力地在华文课程中加入华族文化的传承及品德情操的培养元素,这可从2007年和2015年的《小学华文标准课程》中看出来。
根据《小学华文标准课程2007》,课程理念共有六项,第一项“兼顾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指明,华文课程除了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能力之外,还应强调华族文化的传承及品德情操的培养,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2015》中的课程理念共八项,第五项“培养情意品德,传承华族文化”规定,华文课程除了应以“21世纪技能的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意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之外,也应重视华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从小感受、认识华族语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亲近、热爱母语,具有跨文化意识,同时保有华族文化的特质。
至于教材主题,无论是选用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或本土文学创作作为教材,都离不开培育学生积极人生观和正确世界观的范畴,包括孝敬父母、敬老尊贤的家庭伦理观念;种族和谐、拥有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感;继承华人习俗与华族观念的华族身份认同感;配合全球化发展,放眼天下、爱护自然的理念等。换言之,华文课就是公民课,更是文化课,这是新加坡华文课程数十年来有迹可循、一脉相传的特色。
必须厘清的一点是,华语纵使与中国的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并不等同于汉语。华语是“汉语+汉语变异”,这是我至今看过关于华语与汉语关系的最贴切表述。既然有了“域外变异”的客观事实存在,也就有了包容的需要,“大华语”的论述于焉应运而生。
生活实践与艺术加工
2023年1月31日《联合早报》社论《深耕本土华族文化凝聚人心》指出:“华族文化在本地历史的记忆与成就,不应停留在一个网站,沦为缺乏生命力的资讯,而必须与全体社会相衔接,作为民众日用而不知的活泼泼的生活传统。”诚然,文化来自生活实践而淬炼于艺术加工。独立建国将近一甲子,新加坡华族文化艺术经过数十年的演变与积累,淘汰与沉淀,如果细心梳理与精心建构,应可铸成一座壮观的高塔。
例如,2020年成功申遗的新加坡小贩文化,是属于大众层面的美食文化,在欢庆申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属于新加坡的精致美食文化。名厨陈喜明在2019年推出双语版《陶艺·厨艺:铁人名厨陈喜明心灵创作》,展现新加坡不让他国专美的精致烹饪技艺,以及作者在陶瓷工艺创作上的多年心血结晶。2022年,陈喜明另一本展示精湛厨艺与细致陶艺的著作《轻压下的烹饪》出版,食谱也是以中英双语呈现。
追溯历史是新加坡华族文化一大特色。例如,曾参与粤海清庙修复工程,并著有《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一书的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设计系副教授杨茳善,他曾理清建筑的年代及发展史,并在修复工程完成后,坚持追踪历史的脉络,寻找19世纪初潮人建庙的历史。
再如,研究木偶戏曲多年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谢汶亨,与努力记载本地传统手艺业的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副教授杨佩华,携手合著《淡忘中的新加坡传统华族木偶戏》,再现新加坡传统华族木偶戏艺术的历史痕迹。
在上述著书立说的文化工作者之外,还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陈煜,致力于推动华侨华人古迹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她,曾带领学生到中国福建省寻访本地早期华商林路和林秉祥、南音音乐家丁马成,以及书法家潘受故居祖厝的故事,展现了不遗余力的历史溯源精神。
上述文化工作者不仅文化建树可观,他们孜孜不倦探索新加坡华族文化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精气神的表现,同样值得书写者的关注与梳理。
总的来说,新加坡华族文化是衍生自这片土地,以中华文化作为参照数但不全盘照收的一种带有本土特质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塑是新加坡软实力的象征,也必然要以新加坡的整体国族利益为导向和依归。
作者是本地业余写作人
新加坡华族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作为参照数,却不是全盘照抄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新加坡更重视的是开放与融入。这种文化的形塑是新加坡软实力的象征,也必然要以新加坡的整体国族利益为导向和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