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去全球化还能去多久?

时间:2022-12-29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鲍盛刚

目前,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全球化已经结束,世界正进入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但是,事实上去全球化正在引发一场全球经济大通胀、大停滞与大衰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认识到,去全球化也是一场“大屠杀”。而且更为显眼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中国与亚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并不反对全球化,相反地认为全球化是自身发展的机遇,由此正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中心。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警告,去全球化会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各国应采取明智行动来使供应链多样化。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WTO总干事伊维拉等国际组织领导人,不久前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格奥尔基耶娃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在冠病疫情暴发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全球化正面临自二战以来的最大挑战。

她说:“但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不要停止让我们都受益的贸易。”伊维拉也警告:“退出贸易与拥抱保护主义,将让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变得更难,而不是更容易解决。保护主义、脱钩、碎片化是非常具破坏性的,而且代价高昂。”据WTO估计,若全球经济分化为两个贸易集团,长期将导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5%。

去全球化和碎片化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冲击最大,这些国家的GDP萎缩幅度将达两位数。伊维拉呼吁各国采取明智举措使制造业去中心化,并警告不要过度依赖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做法。格奥尔基耶娃说,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低于IMF在10月中预测的2.7%,预料有三分之一经济体陷入衰退,包括约一半的欧盟成员国。

但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与亚洲国家正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发展中心。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亚洲先有日本的崛起与经济奇迹,然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溢出,又有新加坡、香港、韩国与台湾亚洲“四小龙”的辉煌一时。接着中国的崛起与奇迹,不仅证明了中国是下一个日本,而且是下一个超级日本。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溢出,谁又将成为亚洲的新“四小龙”呢?无疑,越南将成为亚洲新“四小龙”的首选。

越南会是下一个中国吗?这是目前人们在谈论的一个时髦话题。显然从体量上来看,越南不足以成为下一个中国,或者成为下一个缩小版的中国。但是,越南成为亚洲新“四小龙”之首则绰绰有余。与当今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与悲观相对照,越南与亚细安国家的经济起飞,显然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其中越南最为显眼,在冠病疫情下,“摸着中国过河”搞经济建设的越南突然火了。今年一季度,越南GDP预计同比增长5.03%,超过中国(4.8%)。贸易出口成绩尤其引人关注。

人口9800万的越南,当季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763.5亿美元(约2373.7亿新元),相当于同期中国广东省(常住人口1.27亿)的61%、江苏省(常住人口8500万)的90%。期内越南出口额达到8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已经超过同期中国深圳全市的出口总额。虽然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但以其自身体量来看,越南正在加速驶向成为新晋的“世界工厂”。

越南与亚细安国家的经济崛起,显然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事实上,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转移早已发生,有学者称之为溢出,目前溢出正在加速。如果说越南凭借一国之力,难以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一个不断一体化的亚细安经济体就不能小觑了。缅甸、柬埔寨、老挝的廉价劳动力,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成本优势,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成熟制造商,交织成一张庞大完整的制造业大网,正在推动亚细安成为亚洲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个增长极。

按照《2025年亚细安经济共同体蓝图》,届时10个成员国的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将实现自由流动。凭借不断增强的经贸互补性,亚细安将释放出更大的吸引力和增长潜力。到2030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将占东南亚6.5亿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许多人将成为消费能力强大的新兴中产阶层。

30多年前,新自由主义潮流风靡全球,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解释道:理由是“别无选择”。市场掌握全局,那些企图违背历史潮流的国家,将会为它们的愚蠢付出代价。“是经济,傻瓜”。但是30多年后,人们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因为正是权力决定了权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除非施展权力和拥有权威的人允许,市场不可能在政治经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是政治,傻瓜”。

到底谁是傻瓜呢?显然,如果说经济学家致命的自负在于否认政府与权力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说,政治家致命的自负,往往在于无视市场的规律。

作者就职于加拿大海外集团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