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通关涉粤港两地安排 联合记者会不可或缺

时间:2022-12-27 13: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特首李家超到京述职回港后立即召开“通关事务协调组”会议,坐言起行的做法十分积极。通关并非按“重启”键即可恢复疫情前的旧观,经过近三年的封关,事过境迁,很多措施都要重新审视,过关巴士司机可能缺人看似小事,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可能影响大局。一切以全新政策来考虑才能稳操胜券,同时,旅客过关后的各种安排也会因疫情改变,在宣布新的过关安排时,粤港两地政府应召开联合记者会,以体现大湾区合作精神,也可避免两地解释新规出现差异。

逐步有序须两地政府共识 时间表路线图要事前商议

按照官方公布,通关将会是“逐步、有序、全面”,在最终全面通关前,将会就不同层面逐步有序不断扩大,不同层面牵涉海陆空口岸,渡轮、铁路、过境巴士及飞机等交通工具,如果每天过关人数有限额,究竟是以抽签方式,还是按不同类别人士定优先次序,现在都未见端倪。但可以肯定,无论牵涉到哪个层面、哪种方式,都不可能按照疫情前“行之有效”的老办法。

事过境迁的变化层出不穷,跨境学童进出关口,手续经过不断改良,已经做到十分方便,但意想不到的是,接送学童的保母车进入禁区的证件已经过期;过关巴士过去在各个区都有始发站,提供前往珠三角不同目的地的班次,疫情三年过后,巴士犹在,很多司机已经超过60岁而未能符合中国大陆对司机年龄限制的要求。这些变化,都需要粤港两地政府按照本地的情况,参考对方的要求,逐一协调解决。

最大的变化当然是由于疫情引起,无论旅客从大陆到香港,还是从香港到大陆,过关后都要履行不同的防疫要求,而这些要求也会因为疫情感染个案多寡而随时改变,如果仍然要实施到埗后呈报快测结果,港人在大陆用什么手机程式呈报,都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如何做到达到通关要求,又能方便旅客遵照,这些安排也要两地政府事前统一,执行起来才能做到有序。

相信粤港两地政府,将会就这些细节逐一商议,在正式通关前,就新规定新要求的变化向旅客解释清楚。然而,封关三年,还发生了一些十分“不理想”的做法,粤港两地政府在过关要求转变的做法,几乎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但没有向对方政府通报,也不向跨境记者宣布,香港记者在报道深圳口岸的要求变化时,也要主动到各有关官方渠道查阅才能得悉。

特首李家超在北京获得的“指示”,是制定通关措施,并与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商议,呈报中央批准后实施。既然是经过粤港政府商议后呈报中央的方案,相信一定是得到共识后的方案,这个无须担心。值得担心的是,即使实施方案是粤港两地政府的共识,如果仍然按照疫情期间的不理想做法,各自宣布各自的做法,则是回复疫情期间的旧观。

通关的目标既然是逐步有序,哪些先通,如何逐步,怎样体现有序,最终达到全面通关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与路线图,一旦情况有变,如何及时改变适切的做法,也必须是两地政府的共识,在宣布的时候,也必须要统一口径,否则会给人一个各自为政的印象,损害两地政府的权威。

强烈建议粤港两地政府,在宣布通关安排的时候,召开联合记者会,即使是一方线上一方线下也无所谓,目的是要做到两地政府所宣布的措施,以及对新措施的解释,是一致而毫无偏差的。粤港政府接受两方记者的提问,也能照顾到对方媒体的不同关切点。

通关当然是中央的决定和要求,执行的是粤港两地政府,通关的影响所及是所有持份者、海陆空交通工具的操作单位,以及过关旅客。任何一方对于通关措施有不同的理解,出现混乱的概率就会增加。粤港两地政府召开联合记者会,除了保证宣布和解释政策的一致性外,还体现两地政府合作无间的精神,这是疫情三年“久违”的缺失。

粤港政府合作两地似已生疏 建设大湾区任务须有所体现

粤港两地政府还有一个被“遗忘”的任务,就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被中央定性为国家战略的任务,由于疫情耽搁,日后如何快马加鞭另议。而在通关问题上,如何体现大湾区合作精神,则是当务之急。召开联合记者会,可以体现两地政府同在大湾区的屋簷下,携手共进退,齐心协力配合佳的面貌。

粤港政府联合记者会,是前所未有的做法,实施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两地政府认定这个艰难的目标可取,有这个决心与魄力去办成,朝着这个目标去做,其他可能出现争议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现在要决定是初期每天过关配额多少,如果是按界别去分配配额,哪个界别优先,各个界别获得名额多少,大陆来港名额与界别是否跟香港一致,这些都有待两地政府去商议,而且相信不难达成共识。需要争取的是1月中前落实通关目标,召开联合记者会,也值得争取。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