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翠玲:为什么张忠谋说“全球化几乎已死”?

时间:2022-12-15 09: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联合新闻网

作者:辛翠玲

在台积电美国厂移机典礼上,创办人张忠谋一句“全球化几乎已死”的效应延烧至今。台央行总裁杨金龙认为其说法太极端;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亦不同意全球化已死,主张自由贸易只是短期受挫。财金名嘴谢金河倒是干脆表示“全球化其实已经死了很多年了”。无论全球化犹在否,问题是,何以张忠谋会有“全球化几乎已死”之叹?

所谓全球化,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跨国连结的发展趋势,企业则在去政治化、去国界的环境中,布局其全球制造,全球市场,以及全球资本流动的经营。透过全球化制造,利用各国不同比较利益以及区位优势形成全球供应链,提高效率和创造竞争优势。运用全球化市场,加速商品和服务流通,成本得以降低,消费者也有更多选择。再借由全球化资本的跨国流动,以海外直接投资、海外投资组合投资、海外第二上市、海外机构法人投资等方式;外资亦可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取得席次,提供不同的决策思考,促进厂商发展。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全球化密切相关。80年代末期诸多欧美企业开始流行企业分拆或瘦身,并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台湾在内的东亚经济体,以其低廉优质的劳动力,成为承接制造转移的要角。产官学在此基础上合作努力,台湾半导体产业逐渐兴起。在专业代工的定位下,藉全球化市场提高产能利用率与良率,累积经验曲线以降低成本;加以不参与终端竞争、不涉入利害冲突的经营方针,逐步增强竞争优势。

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市场之外,全球化资本也助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一臂之力。半导体制造虽属于高科技行业,但本质上更是资本密集行业,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进行迭代、折旧费用极高。以台积电为例,其不但在美国进行第二上市,也获得全球主要机构法人的资金支持。而后台积电又因身处政府对中国大陆投资的管制性产业,于中国大陆市场的投资相对保守,而成为根留台湾的“护国神山”典范。整体观之,台积电成长受益于全球化甚多。

2018年3月特朗普正式启动对中贸易战,迄今虽已四年余,但贸易战并未如预期缩减中美贸易逆差,也似乎未能遏止中国大陆崛起的势头;因此,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拿出所有的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抗衡日益崛起的中国,确保美国在这场大国竞争的胜利,半导体产业的先进制程也因而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对抗与冲突的焦点。虽然美国仍说着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秩序,但却也屡屡无视WTO专家小组的败诉裁定。至此,台积电赖以成长茁壮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环境,就在近年不断升高的地缘政治风险当中逐渐凋零殆尽。

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与台积电一路走来的共生,或许较能同感张忠谋从坚拒台积电赴美,到出席移机典礼发言时的心路历程。也正如张忠谋之言点出的是,半导体产业从过去的全球经营,到现今受制于大国角力与地缘政治的现实;所谓的全球化终结说,重点其实不在于全球化消亡否,而是直指横亘当前国际经贸体系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安全的路线之争。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