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京腔新韵
中国放松防疫的节奏出人意料。一个月前,官方出台优化防疫政策的“二十条”措施,外界为之振奋,但谁都不确定中国会多快“换挡”,会不会是进一步、退两步。
11月下旬,多地爆发抗议高压防疫措施的示威;中国高层在11月底松口,表明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减弱,强调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之后的短短两个星期,除了对入境人员的隔离限制,其余防疫措施几乎全面松绑。
城市里的核酸亭一夜间“连根拔起”,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被允许居家康复,各地不再要求跨地区流动的人员提供核酸证明,也不再实施落地检测隔离。星期二(12月13日)零时,疫情下追踪人员流动轨迹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也正式走入历史。
新闻室本周的会议上,总部同事提到,有学者形容中国将在三四个月内在全社会建立免疫屏障,而在此期间会承受“休克疗法”。身在中国的同事听后感慨,这个疗法是不是叫“完全躺平”?另一个同事调侃,岂止“躺平”,简直是“扑倒”了。
严防死守的防疫措施放开后,疫情在中国一些城市遍地开花。过去一个星期,北京办公室的同事中,已有半数确诊,这几天北京的马路上和公共场所犹如封城般安静,很多人因为感染都不再出门。看看眼下的情况,回想近三年来的防疫,恍如隔世。
北京是中国放开防疫措施后,出现大规模疫情反扑的城市之一。虽然官方数据并未显示病例激增,但单从身边人感染的比率看,疫情传播的范围和确诊人数,相信远远超过官方通报的数据。北京市的医疗系统这几天承受严峻考验,当地卫生健康委透露,上周日(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到2万2000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
据经济观察网等报道,退烧、止咳、消炎等药品在北京销售一空,不仅药店缺货,部分医院也面临缺药问题,甚至连感染冠病的医生也买不到药。医院的门诊排起长长的人龙,因为买不到体温计、退烧药,民众只好一窝蜂涌到医院求诊。
除了各种药物,连黄桃罐头也成了热销品。为什么是黄桃罐头?中国朋友说这是情怀,从小生病就吃黄桃罐头,迎接冠病来袭,总得有点精神寄托;也有网民介绍,“桃”和“逃”同音,代表逃离不幸,眼下买不到退烧药、感冒药,囤点黄桃罐头也算有个心理安慰。
中国已迈开走出“清零”的关键步伐,指挥棒一转,过度防疫变成以出乎意料的节奏奔向“共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免让人有些心惊胆战。中国过去三年为清零消耗了巨大资源,却并未在走向“与病毒共存”上做好充足准备,无论是老年人疫苗接种还是基础医疗系统的建设,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保护屏障。
悲观者认为,中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院黄严忠上周在《纽约时报》发文警告,如果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在政府放松警惕后的头六个月内被感染——这一比例与美国和欧洲的奥密克戎疫情一致——中国最终可能会有3.63亿人感染、约62万人死亡,每天有3万2000人住进重症监护室。
不过,中国民众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时,也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适应能力,让人看到中国从“清零”平稳过渡到“共存”的希望。从“清零”迈向“共存”,民间能否克服恐慌的心理、科学地认识冠病已非三年前武汉暴发疫情时的病毒很关键。中国官媒最近再次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面,密集发声安抚民心,希望为三年的严防死守画上句号。
从过去一周民间对疫情的反应看,中国社会对冠病的接受度已经不低了,民间甚至还透出一种从容拥抱暴风雨的坚韧。虽然北京民众在抢购医疗物资、到医院门诊外排队,但更多人也在以平常心接受感染病毒、居家康复的现实。网民还乐观地开着冠病的玩笑,称自己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杨过(谐音“阳过”)、杨康(谐音“阳康”);还有人在焦虑,身边人都“阳”了,为何还没轮到自己。
在地域差异、群体差异显著的中国,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医疗资源、地方财力、民众公共卫生意识上都更有优势,有更好的条件对抗来势汹汹的疫情。北京的经验不一定能复制到其他地区,在中国迈向“共存”后,冠病会如何发展,各地能否扛过去,目前也还言之过早。但作为首都,北京的经历有风向标意义,如果北京能熬过这场风暴,更多地方将看到有序过渡到后疫情时代、生活秩序复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