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焦点
马来西亚是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每年肯花多少钱来促进国家发展,是大家所关注的热点。此外,马国虽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但政府积极参与乃至主导社会经济。因此每年政府财政预算案的提出,当然也是各界期待的大事。两周前新出炉的预算案不出所料是大选预算案,几乎各个领域,从公务员到小市民、大小企业等,都有分到一点拨款。但关键也就在这“一点”上,如预算案获得通过,短期内大家都各分到一点甜头,可能也会促使选民更乐意把票投给执政党。虽然执政联盟里相互争雄的成员党之间,谁该就此领功、领多少功,倒也不好说。
马国这次规模前所未有的庞大预算案里,尤其是巨大开销所带来的巨大赤字,此后要如何填补,还是令有识之士担忧。尤其是在过去两年多以来,冠病疫情肆虐,导致百业萧条,政府已多次发放各式各样的援助金,使得国库趋于空虚,到后几轮时,还要发动各个公共(国有、政联)企业来凑足一些援助金才能发放,甚至须要提高个人公积金允许提前提取的比率,以便在依靠公家援助仍然不足之余,先花自己的未来养老钱自助自救。
这样一来,马国政府要填补更高的赤字,要不就得举债,要不就得在大选后增税。高筑的债台,如果举的是国内的公债还好,如果被逼得去举外债的话,没有极为谨慎的财务规划,万一落得如斯里兰卡那样的破产结局,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在选后增税,或重新征收之前引起巨大不满的消费税,则无异为已然迈入商业寒冬的企业雪上加霜,民营经济的崩溃也就不远了。
就在这大费周章准备的预算案提呈国会数天后,马国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忽然宣布解散国会,为必须在60天内举行的大选铺路。由于预算案在国会解散时尚未获得审议,更遑论通过,所以原则上在大选后新政府上台,即便预算案内容一致或大同小异,也必须重新提呈国会,令人有功亏一篑之感,也成为马国政治斗争凌驾于经济运作的生动写照。当然,选后的预算案可能与选前版本不尽相同,会否“秋后算账”或“过桥抽板”,减少各项拨款或提高征税等,也有待观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选后若巫统继续主导执政权,依斯迈是否继续当首相。这还有几个层面要看。
一方面,虽然巫统主席阿末扎希领导的主流派,直到近日还是口口声声会推举依斯迈续任首相,但明眼人都看得到主流派长期以来对依斯迈强烈不满,主要是依斯迈作为党内排名不算最高的领袖,没有完全依循党的主流派政治意志来治国。况且,当党内其他高层领袖面对林林总总的刑事控状时,律师出身的依斯迈并没有积极介入司法。这才是造成巫统主流派过去一年来一直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催促赶快举行大选的主因,即是要选后换人当相。
另一方面,依斯迈为了摆脱巫统主流派的摆布,与执政联盟里的另一主要成员党土团党过从甚密。据说一度亲密到为了争取土团党支持,在土团党主席慕尤丁辞相后,曾答应委任由土团党推举的党领袖为副首相。不料依斯迈并未履行这项政治承诺。过去一年多在土团党多次敦促,但巫统强力反对下,依斯迈又不想得罪巫统主流派,土团党人出任副首相一事,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所以,土团党发动所领导的国盟政党的内阁部长,联合致函马国元首,不赞同提早解散国会,但实质上等于对作为首相的依斯迈投以不信任票。依斯迈在四面楚歌的政治困境下,只好解散国会。他最后严厉谴责土团党的论调,主要是向巫统主流派表示同仇敌忾的态度,希望后者得以在胜选后继续留住他的相位。至于主流派肯不肯,当然也要看依斯迈是否“痛改前非”,谦卑地满足主流派的要求与指示。
马国一般上会在年底进入雨季,许多地区更可能发生水灾,选在这个时机举行大选,也受到国盟和反对党希盟的诟病,他们所统治的州属决定不同步举行州选。的确,拥有充沛物资以及庞大基层机制的巫统,要在最为危急时动员支持者出来投票,问题不大。反观一众反对党的支持者,在近期出来投票的意愿本来就已不大,更遑论在水灾期间。所以巫统在本次马国大选中,可谓占尽上风。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
由于预算案在国会解散时尚未获得审议,更遑论通过,所以原则上在大选后新政府上台,即便预算案内容一致或大同小异,也必须重新提呈国会,令人有功亏一篑之感,也成为马国政治斗争凌驾于经济运作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