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式电子报
作者:王钦
最近的国际大事接连发生,而且都可能给国际格局带来五年甚至10年剧烈变动,首先是英国首相约翰逊遭遇内阁成员相继辞职而不得不宣布辞职,紧接着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震动日本政坛。
这两位政治人物都在本国深具影响力,前者在任三年,无论是在脱欧、疫情还是俄乌冲突中都做出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举动,而后者即便已经卸任,也仍然是自民党最重要派系的掌门人,对现任的岸田政府发挥着极大影响力。他们两人在政策上乃至角色上都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忠实扮演了美国盟友的角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分别充当美国战略利益的捍卫者和战略目标的推进者。但他们又不甘心只做马前卒,恰恰相反,他们也是在顺势而为,借美国的力量来争取自身影响力的提升。
约翰逊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搅局角色甚至比美国还吃重,当美国也开始有所松动,希望事态缓和的时候,约翰逊依然坚持鼓动乌克兰继续抵抗,拖延和平进程的启动。而安倍在其任内就是勤于与中国大陆抗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上建构与中国大陆的竞争关系,彼时安倍频频出访相关国家,与各国达成合作意向,这让中国大陆在各国相关项目的推进进度受到冲击。而在卸任之后,安倍更是频频发表对华强硬言论,这也是为何台湾社会内部很多人对他有好感的原因,因为安倍提出了许多台日合作的说法,虽然不见得能实施,但势必也对现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事实上,以安倍的影响力,确实也让岸田政府推进务实政策面临挑战,使其备受掣肘。
有人分析认为,安倍时代的对华政策才是务实,而且中日关系在彼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这些分析者应该是忘了,相较于他们这一代领导人,更早之前的中日关系可谓蜜月,安倍只是在收拾自己前任包括自己带来的烂摊子,而不得不调整一些政策,更何况特朗普时期的一些政策确实有损日本利益,这种形势所迫的务实调整远不能给中日关系带来实质改善,而其对中日互信所带来的冲击则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缓解。从这个角度看,安倍的离去固然是以一种悲剧形式,但他本人对日本政坛所施加的影响也将随之淡化,现任的岸田政府将更可能走出自己的务实道路。日本固然只能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但作为小弟也可分为冲锋者和跟随者两种角色,安倍属于前者,岸田势必是后者。
这种分野同样体现在英国,约翰逊无疑是冲锋者,而以后的继任者不再有这么鲜明的个性,更不会为了个人政治利益而不顾任何的政治伦理,在政治行为上会有所克制,其政策取向自然也会更为稳健,这在纷乱的国际格局中将会带来一些稳定性。这些年深受这些人之苦的中俄等国,或许会面临一个更容易打交道的国际环境,一个众人熟知的国际关系可能会回来,即便是各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千差万别且对抗趋势无法逆转,但只要沟通交流的方式重回正轨,很多难题就容易化解,外交将更少的受到各国国内情绪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