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为何中美关系不能定义为“竞争”?

时间:2022-06-21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刘刚

近年来,中美关系好消息不多,坏消息不少,这让希望两国友好相处的人士深感不安和焦虑。但就在最近,中美互动中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小插曲,颇有些耐人寻味。

据媒体报道,6月12日,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在北京西站乘坐复兴号列车前往武汉,开始了他自3月在中国履职以来的首次出京访问。途中,伯恩斯两次在推特发文称赞复兴号“令人赞叹”。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部长助理华春莹在推特上转发伯恩斯的推文,并发表评论:“多年以前我也乘坐过从华盛顿特区到纽约的火车,那也很令人赞叹。如果中美两国之间有更多的欣赏与合作,我们的人民就会有更多像复兴号高铁这样的美好事物可以共享。”

显然,华春莹的回应是富含深意和良好期待的。中国和美国都是伟大的国度,中美关系更是决定着未来10年人类社会是走向合作还是对抗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样的两个国家做不到“互相欣赏”,那整个世界的前景都将是灰暗的。

但非常遗憾的是,自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美关系充斥着争吵和指责,“互相欣赏”则严重缺失。就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上,中美防长就台湾问题再次激烈交锋。再考虑到自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美关系在政、经、军等各个层面呈现连锁“掰手腕”反应,人们不禁会问:两国还能从“互伤”(互相伤害)到“互赏”(互相欣赏)吗?

这个问题看似“感情用事”,实则“兹事体大”。如果处在互相欣赏的氛围中,大国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即便存在“竞争”也不至于失控,也会呈现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性局面。反之,如果缺乏“互相欣赏”,大国竞争就会以打败对方作为目的,竞争领域就会从经济、文化等软竞争蔓延扩大到政治、军事等硬竞争上,就会呈现互相伤害的螺旋式升级状态。

这正是此次华春莹和伯恩斯隔空互动的意义所在——它是中美之间的一次“互相欣赏”。

但是,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中美之间的“互相欣赏”从个别官员的个别场合,滋长到两国关系的普遍层面中去呢?根本之策还在于:重建稳定的战略沟通机制,进而建立稳定的战略互信,最终为两国关系赋予安全感。因为,“互相欣赏”的氛围,只有在彼此具有安全感——至少没有严重不安全感——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然而,遗憾的是,中美战略互信基础近年来已遭受重创,迄今未见有实质性修复迹象。一种乐观的看法认为: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宣示的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与特朗普政府霸蛮无礼的对华政策有所不同,释放出既竞争又合作的温和信号。

但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布林肯提出的对华政策框架包括三驾马车——投资、协同和竞争。表面上看,三驾马车的表述与蓬佩奥、班农等美国反华右翼相比,表现出理性温和的姿态,但实际上并无本质不同。布氏的投资、协同和竞争,核心还是落在“竞争”上。所谓投资,指的是美国以取胜中国为目标来增强自身诸领域实力;所谓协同,则是美国打着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大旗,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国家诸如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以共同对付中国。这样,美国就可以在同中国的竞争中取胜——“我们在重要的竞争领域中处于能够超越中国的有利位置”。所以,不难看出,布林肯所谓的竞争,实质上不过是装饰了花边的“遏制”的代名词。

当然,布林肯在阐释时也提到“合作”,表示会在“利益一致的领域”与中国合作。但显然这种“合作”在什么领域、在什么时候、出于何种需要等等,都由美国决定。这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恩赐。退一万步说,即便布林肯的“竞争”不是“遏制”的代名词,他所说的“合作”也是真诚的。围绕“竞争”构建的美国对华政策新体系,在实践中有且仅有一种演化可能——遏制中国。

这是因为,“竞争”定位的危害性就在于:一旦“竞争”成为中美双方都认可的国家状态,“竞争”就会很快转变为“对抗”,让国际社会回到风险重重的大国对抗时代。这有点像“薛定谔的猫”,一经观测,生死立改。所以,无论布林肯表述得如何温和,只要美国确定了对华竞争策略,实际操弄中的竞争行为必然是扭曲的、非正常的,手段和方式只会不断趋于激烈,对中美关系的伤害只会不断加深。这是美国两党政治的必然,也是所谓的“预言的自我实现”。

在笔者看来,这正是中方对美方的“竞争”表述强烈不满和拒绝认同的原因所在。

作者是中国浙江媒体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