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上海外滩长草的环保启示

时间:2022-05-11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思维空间

上海“外滩长草了”的图片引发争议和辟谣,有说没长草的,有说长草的。最后确认,长草的是北外滩,未长草的是虹口外滩。真相出来,问题也更多了。其中一个理直气壮的质问是,在疫情非常时期,为何去关注外滩是否长草,而不去关心大事和紧迫问题,如上海封城后如何改善人们的物资供应或就医难这样更具体的民生问题?

深入地看,外滩长草未必就不是民生问题,甚至是更大的民生,因为,这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疫情期间,类似现象不只是在中国出现,在世界很多地方同样显现。2020年上半年,意大利威尼斯游人剧减之后,威尼斯运河水质变洁净,清澈见底,看得见鱼儿的嬉游;印度北方旁遮普省居民,在家中就能看到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喜马拉雅山,而且距离有200公里之远。

这些现象逼迫人们思考,人与自然应当有什么关系?人建造了家园,是不愿意让其荒芜、凄凉、破败和满目疮痍的。但是,在人的家园之外,是否能让自然物,植被、动物、微生物也获得自由生存的空间?其实这就是一个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界线。尤其是,现在生态屡现危机。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海洋和四分之三的陆地已遭到人为破坏。到2050年,大约100万个物种可能灭绝,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能比过去1000万年还要快百倍。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可能由于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遭破坏,而面临生态系统完全崩溃。这也必将影响人的生存。

人与自然相处真的须要边界和规则。生态学家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在其著作《半个地球》里提出,把这个行星表面的一半交还给自然,才可期望拯救这个行星内数不清的各种生命形式。理据是,生物地理学的理论,从地球上的主要栖地得知,在地表一半的面积内,各种生态系的完整性及绝大多数的生命可以被拯救。若有一半或更大的地表面积,地球上的生命就能进入安全区。在半个地球之内,依据现存生态系计算,有八成以上的物种可安稳存活。

人占一半地球,自然占一半地球,或者人把半个地球还给自然,都只是一种假说,能否实现,以及人们能否出让一半,并不知晓;更何况人与自然是盘根错节,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森林城市就是这样一种设想。由此也可以引出另一个界线,生态警钟或生态报警,并以此为标准维护与修复生态。

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提供了明确的生态警钟界线,以莺飞草长的春天缺少鸟儿的欢歌报春和呢喃为重大警讯,促使人类反思,禁止和减少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今天,生态警报也屡屡不绝。紫外线吸收剂(UVA)和工业抗氧化剂(IAs)是新出现的一类污染物。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调查了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中的湖鲟和北梭子鱼各种组织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发出了警讯。紫外线吸收剂和工业抗氧化剂已经出现在这些鱼的体内。此外,河流的下游收集的地表水显示出比上游更高水平的各种UVA、2,6-二叔丁基-1,4-苯醌(BHTQ)和二苯胺,表明人的城市生活方式对河流中这些新兴污染物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也可能反过来影响人类生活。

生态警讯也来自气候变暖,许多物种会被驱赶到新的环境,它们作为宿主,也会携带寄生虫和病原体,由此会促进此前毫无交集的物种间的病毒交换,并且可能会促进人兽共患病的溢出,病原体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今天,在全球流行了两年多的冠病疫情,就可能是病原体从野生动物溢出到人的结果。

今天,生态报警主要集中于人类活动所生产和排放的新兴污染物,以及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新兴污染物和污染事件可能归结为四大类,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它们排放到环境中必然对人、生物和生态造成危害。全球变暖造成的水体污染警报也在持续,尽管在极地还不是很严重。但既往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空气和海洋温度升高,正在迅速融化北极冰层,因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能大量释放于水体,并造成沿海动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积累。但是,挪威水质研究所一个研究团队的新研究表明,冰川融化的加速,不太可能显著增加动物体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浓度。

尽管冰川融化的增加,不太可能显著增加沿海动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升高,但陆地沉积物是造成甲型六氯环己烷等新兴污染物在动物体内升高的重要因素。这些警报并不如《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那么严重,敲出的警钟声也不是宏亮而尖利,但是,至少提出了当今人类须要限制自己行为,以及维护和善待自然。对待这些警报,须要采取行动。

疫情期间上海外滩长草和威尼斯运河清澈见底也在提醒人们,出让一些地球空间给其他生物,也许会让人生存得更好。

作者是中国北京学者,专栏作者

赞一下
(14)
93.3%
赞一下
(1)
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