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德国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

时间:2021-12-25 09: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新京报

作者:陶短房

据报道,欧洲大陆目前正深陷于能源危机之中,而德国依旧准备在今年年底前关闭其几乎一半的核电产能,这无疑将给欧洲电网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冬季缺电又缺暖   德国属于西欧海洋向大陆过渡的气候,冬季寒冷而潮湿,取暖压力很大。不仅如此,作为欧盟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德国拥有庞大的钢铁、铝、水泥、化工等高耗能产业,这些能源密集型企业关乎万千德国人就业,也关乎德国的经济景气、民生幸福和社会安定。由于新冠疫情肆虐不已,2021年德国的冬天格外“寒冷”,能源安全自然也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偏偏在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天,德国出现了二战后未有过的能源危机。圣诞假期前夕,德国电价飙升至每兆瓦431欧元。与此同时,德国的能源消耗却因家庭用电、取暖等生活性需求而有所回升。   面对能源短缺、电价飙升,通常的应对手段是向市场投放能源战略储备,而德国当前最重要的供电、取暖能源是天然气,这意味着德国政府应尽快释放天然气战略储备。

然而,这几乎做不到。12月的最后10天开始时,德国战略天然气存储容量比已跌落至前所未有的低点——57%。这比荷兰(41%)奥地利(37%)等某些邻国要好一些,但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德国而言,这样的天然气存储容量比是十分危险的。

通常情况下,如此低的数值会在1月下旬因企业陆续开工而出现。而12月生产低谷出现这样的数值,则意味着一旦开工量反弹,能源危机将雪上加霜。   要命的是,补充这些能源缺口也可望而不可即。能源最充裕的欧盟邻国——法国,为应付2022年选举临时“关停检修”了两座核电站,以满足其“绿色能源标准”(核电占比不超过五成)。这对法国供电、供暖影响有限,却斩断了德国“跨境借电”的出路。   德国的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俄罗斯,但其押注的“北溪-2”项目前途未卜。加上乌克兰局势危机四伏,其他天然气供应国和无所不在的金融杠杆趁火打劫,让国际市场的液化天然气变得奇货可居。   凡此种种,足以让刚刚上台的朔尔茨总理及其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头疼不已。即便勉强熬过年前难关,节后又不得不陷入“保生活用电还是保工业生产”的两难境地。事实上,德国的工业停电业已开始,而生活、取暖用电也警灯高悬,岌岌可危。

减排措施让形势更加严峻

这一切都其来有自。就在能源危机的关键当口,德国宣布关闭其6座核电站中的3座,这意味着德国将减少4吉瓦(1吉瓦=10亿瓦=1000兆瓦=1百万千瓦)可靠的能源生产能力。10年前,德国有17座核电站,核电研发、生产能力在欧盟范围内仅次于法国。   这甚至还不是“争议决策”的全部。德国政府已明确宣布,将在2022年底把仅存的最后3座核电站全部关闭,从而实现核电的清零。   这一切都源自默克尔政府时启动的“绿色能源”替代计划:2024年煤电发电量减少16%,2038年淘汰煤电,2050年淘汰核能。而刚刚上台的左翼联合政府,则在素以“激进环保主义”著称的绿党推动下,将这一“绿色战略”层层加码,即2022年全部淘汰核能,2026年禁止在新建住宅中使用任何燃油类供暖系统,2030年全部淘汰煤电。

默克尔原本不赞成取消核电,希望德国像法国那样,将核电列为“绿色无碳能源”主力品种。她希望,几座较新核电站能“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绿色能源”的成熟争取宝贵时间,继而试图推动“北溪-2”管道建设,引入进口天然气进行“对冲”。

这一切都在左翼联合政府上台后变了。新政府不但把煤电、核电提前结束,甚至也开始减少天然气的使用。按照新政府的计划,德国应在2040年全面“戒除”天然气,实现“完全的能源绿色化”。新政府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德国碳排放减少65%,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80%。届时共计40吉瓦核电和煤电将被“强行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风能和太阳能。   这意味着朔尔茨政府在未来10年里,每个星期都要安装30台风力涡轮发电机(2021年的速率不过是每周8台),同时每年新增15吉瓦太阳能光伏容量,而到目前为止,2021年德国仅新增了5.8吉瓦。这让许多环保人士也觉得步子未免迈得过急过大。   2021年的冬季异常寒冷,这势必导致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而同期能源市场价格扶摇直上,这无疑加剧了德国能源危机的“杀伤力”。在此背景下,德国左翼联合政府的减排“壮举”,无疑是火上浇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