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选举制度修改后首次香港立法会选战今天举行,比起谁胜谁负,不少人似乎更关心投票率。传统泛民政党缺席这次选举,非建制派候选人亦不多,昔日泛民建制倾力动员死斗不复见,新的政治形势,影响了不同阵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欲,投票率偏低是意料中事,各方都要面对政治现实。权力官方强调新选举制度“五光十色”,“区区有竞争”,然而社会有好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这套论述,乃是不争事实,人心问题非朝夕可以解决;部分人将投票率当成政治斗争新战场,认为“愈少人投票,愈能令官方尴尬”,惟对中央而言,修改选举制度为的是落实“爱国者治港”、不存在“低投票率影响认受性”。选民“消极对抗”不投票,实际只是放弃监督政府、影响施政的机会。
多项因素左右投票率
各方须面对政治现实
立法会选举多年来都是泛民与建制之争,上届选举进一步演变成本土派、传统泛民与建制派“三分天下”局面,各方聚焦的都是政治议题,然而经历了反修例风暴、港区国安法实施,以及中央修改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香港政治环境剧变。新一届立法会合计90议席,分为地区直选、功能组别及选委会议席,153名候选人,无人打着“本土派”旗号参选,标榜是“非建制派”的只有13人,至于来自传统五大建制政党的候选人,其实亦只有大约50人左右。余下近90名候选人,当中不少被归类为“非传统建制”或“新建制阵营”,部分人本为学者或专业人士,以“政治素人”姿态参选。
选民投票属个人行为,投不投票、投谁一票,都是个人自由,当然,若牵涉非法行为则作别论。廉署近日拘捕多名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的人士,所有人都不应该以身试法。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早前谈到立法会选举,强调“爱国者治港”不搞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新选举制度有“四大优势特点”,彰显了政治包容、均衡参与、广泛代表及公平竞争,参选者背景多元,来自不同阶层、代表不同政治光谱。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谈治港人选,曾表示左派当然要有,亦要一些右派,最好是多选些中间人士,今次立法会选举候选人的组合,似乎确是朝这一方向而行。可以相信,未来立法会的面貌,以及政治合纵连横情况,将跟以往很不一样。
从权力官方的角度,这次立法会选战,标志香港选举回归良性竞争,然而无可否认,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新选举制度持不同看法。直选议席大减,以及传统泛民政党缺席,不少泛民支持者认为是民主倒退,失去投票意欲;另一边厢,建制泛民尖锐政治斗争消失,“敌我矛盾”缓和,建制派部分支持者亦少了投票动力。这些客观因素,都将影响投票率。
选前民调显示,约五成受访者打算投票,36%表示不会投票,然而“打算投票”与“选举日真的去投票”,往往存在落差。观乎近届选举,建制泛民得票呈45%对55%之比,建制派支持票约有120万,若今次全数出来投票,意味投票率至少有两成半,然而建制派是否能成功动员他们投票,无疑是一个疑问。今次参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很多都不被传统泛民视为同路人,他们能够动员多少非建制派支持者,同样是未知数。特区政府与部分公私营机构,最近都积极呼吁市民投票,港铁和巴士公司更宣布投票日免费搭车,催票作用有多大,还得走着瞧。
客观分析投票率,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影响,避免只看单一因素去诠释,然而这次立法会选举,如何解读投票率,某程度才是最主要的政治角力场,甚至盖过选战胜负本身,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之前的“敌我斗争”。这边厢,行政长官声称“投票率低可以是因为市民满意政府表现”,那边厢,有亲泛民人士则反覆强调,投票率低反映港人不认同新制度,是对权力官方认受性的打击。
放眼外国选举经验,有时国泰民安、缺乏重大争议议题,确会令选民投票意欲下降,拖低投票率,然而这肯定不是当下香港的情况。西方政治理论中,一人一票选举、投票率与政治认受性等概念,确是环环相扣,倘若投票率很低,当然不好看,可是从中央的角度,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特区政府权力来自中央授权,立法会投票率是高是低,都不会影响特区政府的认受性。
不应放弃监督施政
消极“躺平”于事无补
中央修改选举制度,为的是扭转过去的政治局面,不容许“反中乱港者”进入香港建制架构,投票率根本不是重要考虑。对中央而言,立法会投票率高些,当然最好,就算比之前低了一截,相信中央亦有心理准备。抵制选举除了拖低投票率,令权力官方尴尬一下之外,实际并无多少政治作用,选举过后,特区政府还是继续按宪制秩序施政运行,中央也不会因此放弃“爱国者治港”方针。反修例风暴之后的香港,已经回不到从前,各方必须面对新的政治现实,权力官方要承认,之前的高度对抗政治,表面看似消失,实际不过是转化为消极对抗,唯有拿出政绩表现,实践良政善治,始能挽回人心;另一边厢,选民亦应冷静想一想,“躺平”不投票、放弃监督政府影响施政,是否真的明智。